整治“煤炭黑” 拥抱“东莞蓝”
未来三年逐年压缩煤炭用量,2020年全市煤炭用量将减至300万吨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周桂清)“锅炉里煤炭烧得正旺,烟囱里冒出浓浓黑烟,直接排放空中,执法人员当场查封企业,贴上封条。”昨日,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简称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市大气办督导组加大了夜间督导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工作。据市大气办统计,上周全市淘汰改造了11个燃煤锅炉、42个生物质锅炉。
目前,由市发改局牵头负责的东莞市煤炭消费减量系列方案正在制订中。未来3年,我市将对燃煤企业按照“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改造一批”的总体思路,加快煤炭消费减量的步伐,2020年煤炭用量要压减至300万吨。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开创一条整治“煤炭黑”、拥抱“东莞蓝”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现状
全市规上企业年用煤量超1600万吨
据介绍,煤炭作为工业时代以来的传统燃料,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利用。当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占有62%的比例。在东莞工业企业中,特别是发电厂,煤炭仍然是主要燃料。
昨日,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3年全市规上企业年耗煤量均超过1600万吨。根据2017年环境统计,全市规上企业年耗煤量达1667万吨,与2016年的1763万吨相比,下降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纺织业分别占全市煤炭消耗总量的51.76%、43.93%、2.55%。
目前,全市煤炭消费大户主要有沙角C、玖龙纸业、沙角A、三联热电、沙角B、东莞建晖、东莞金洲、广东理文、东糖集团、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这10家企业的煤炭消费量,占到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的82.97%。
煤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2017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前四名的行业分别为造纸、电力生产、纺织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属于煤炭消费量排在前列的行业。
《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逐年压减煤炭用量”,并提出“三步走”减煤方案,2018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压减至1000万吨,其中沙角电厂压减至650万吨;2019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压减至500万吨,其中沙角电厂压减至420万吨;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压减至300万吨,其中沙角电厂压减至300万吨。
省环保厅制定的《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对东莞还提出了明确要求“优化整合燃煤电厂”,在保障供电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广东省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对超过机组设计寿命且不符合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的燃煤机组实施淘汰替代,推进服役到期、服役时间较长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燃煤电厂优化整合和淘汰。其中,在2020年年底前,关停沙角A厂、沙角B厂的燃煤发电机组。积极推进东莞沙角电厂其他机组、东莞三联热电等狮子洋周边煤电提前关停。
影响
燃煤推高PM2.5浓度
据了解,当前工业用煤炭大多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等。煤炭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造成中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
在过去一年,我市规上企业年耗煤量1667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为7.85万吨、12.02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其中,氮氧化物的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是珠三角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总的来说,燃煤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比较大、排放强度比较高,导致PM2.5(细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
事实上,全市工业锅炉数量较多,目前锅炉总量超过2000台。电力、造纸等行业燃煤消耗量大,占全市耗煤量的90%以上,清洁能源改造进度缓慢。生物质锅炉违法掺烧燃煤、废木料、垃圾等行为比较普遍,未深度处理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直接排入大气中。
市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析简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超标污染物主要是PM2.5、臭氧、二氧化碳,其中PM2.5和二氧化碳与燃煤紧密相关。在第一季度,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而在过去一年,全市各镇街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
据了解,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物质,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中,省环保厅对东莞空气污染物指标有明确的要求,今年PM2.5的年均浓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即PM2.5数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整体好转。
措施
煤炭管控任务分解至镇街
昨日,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我市要缩减1300万吨的煤炭用量,“时间紧、任务重”,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很大的考验。我市将从重点企业入手,以能源结构转型为依托,强化源头管控、实施精细治理、促进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加快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等措施,达到减少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
从源头上管控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市环保局决定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拟将全市行政区全辖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以后,新建、扩建锅炉要求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已建成的高污染燃料及其燃烧设施,将采取拆除、改燃清洁能源或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等方式,逐步强化管理。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管控任务分解下达给各镇街(园区),明确具体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设置煤炭消费总量预警线,由镇街(园区)做好属地的煤炭消费数据监测。到达预警线时,由镇街(园区)党委政府及时采取具体手段实施煤炭消费控制措施,务必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压减目标以内。
加快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促进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着力推进中电立沙岛热电联产、华能谢岗热电联产重大项目、东城燃气电厂、高埗燃气电厂、虎门燃气电厂集中供热改造等工程,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中堂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有望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届时,电厂将产生大量热能向片区企业供应,原用的高污染燃料锅炉则按要求如期淘汰。
此外,对于煤改气项目,其规划、报建、审批、环评等环节,将在审批部门享受“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城管部门牵头天然气供应方面,建立管道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从加快管网建设、拓展稳定气源、健全价格机制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完善全市管道天然气“一张网”建设,促进清洁能源稳步发展。
接下来,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将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全面整治“煤炭黑”。工商部门负责查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销售高污染燃料的行为,环保部门严查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