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聪
解密战疫中的“血浆疗法”
截至16日,东莞市共有两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其中的Z女士已于上周五出院。回顾该患者一个多月的治疗历程,东莞市人民医院万江院区ICU主任沈利汉认为,患者能达到出院标准,离不开全院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及各级专家的指导,康复者血浆治疗更是功不可没。
血浆疗法效果怎样?
上周五下午,今年69岁的Z女士从市人民医院出院。她此前被诊断为重症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治疗对她并没有什么效果,病毒浓度一直降不下去。
“在药物无效的状态下,就要考虑采用其他办法了。”沈利汉所说的“其他办法”,就是为危重症患者输入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2月17日、2月27日、2月28日,Z女士先后三次接受了共计900毫升的康复者血浆治疗。“第一次输完后的评估效果还不是太明显,但第二次、第三次评估发现,患者双肺里的病毒数量明显下降。”沈利汉说。
为何治疗效果各异?
2月16日凌晨,东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内,随着淡黄色的血浆缓慢地输入T先生体内,74岁的他成为了东莞首个康复者血浆输注者。截至目前,东莞累计的10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仅有T先生和Z女士接受过康复者血浆治疗。
回忆起为T先生输血浆的情景,东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祁妙华仍历历在目,“我们把400毫升的血浆分成了两袋,先拿了一袋给ICU的同事,并叮嘱一开始要慢慢输,边输入边严密观察。平时输血时,我们不主张使用抗过敏药,但怕危重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这次我们还是用了。”
200毫升的血浆平时不到20分钟就可以输注完成,这一回用了差不多40分钟。祁妙华说,第一袋血浆输完后,中间还间隔观察了15分钟,“病情没有出现变化,我们才给T先生输了第二袋。”
同为危重症患者,同样接受了康复者血浆治疗,为何Z女士出院了,而T先生仍住在重症监护室呢?沈利汉解释称,T先生已先后8次输注了2400毫升康复者血浆,体内的病毒数量也有所下降,但该患者不仅年龄大,而且还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等基础病,各器官功能不全,再加上每个人对血浆输入后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仍需进一步观察及动态复查相关指标。
啥情况才用血浆疗法?
“不是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要接受康复者血浆治疗,也不是所有康复者的血浆都能被使用。”祁妙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康复者每次只能捐献200-400毫升血浆,在血浆采集前,会先对捐献者进行检测,看血浆里的抗体是否达标,核酸是否呈阴性。而轻症患者之所以无需进行血浆治疗,是因为其自身的免疫力尚可以抵御病毒的攻击,没必要去承受输血浆带去的风险,比如,急性肺损伤、过敏反应等。
目前,东莞已有十几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了血浆,并储存了1800毫升血浆以备不时之需。
据沈利汉介绍,“接下来,重症、危重症和病情进展快的患者,都会考虑使用康复者血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