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琶洲塔附近的风光。看这张旧日画作,可以领会到“共唱渔歌到天明”的意境。
今日赤岗塔。
大洋网讯 前几天刚闭幕的财富论坛,使琶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你想不想知道,“琶洲”这个地名到底是由何而来呢?早在南宋年间,行游到此的诗人方信孺就曾写下“仿佛琵琶海上洲,年年常与水沉浮,客船昨夜西风起,应有江头商妇愁”的诗句。如今早已与江岸相连、车水马龙的琶洲,曾有过怎样诗意的旧模样呢?
江面宽至三公里 沙洲宛在水中央
翻开在岭南为官多年的南宋诗人方信孺写下的《南海百咏》,里边就有这样的诗句:“仿佛琵琶海上洲,年年常与水沉浮;客船昨夜西风起,应有江头商妇愁。”这里的“琵琶海上洲”,就是今天的琶洲。琶洲,其实是“琵琶洲”的简称。不过,现在的琶洲早已与珠江南岸相连,1000多年前的琶洲,还是珠江中的一个沙洲。这个沙洲的轮廓很像一把琵琶,江水扑打沙洲,就像抚弄琴弦一样,故而得名“琵琶洲”,后人图省事,就简称“琶洲”了。
至于为什么说是“海上洲”,而不是“江上洲”,如果你熟悉我们之前内容的话,就不必多解释了。因为,南宋时的珠江江面比现在宽阔十倍不止,城内的江面宽约两公里,被称为“小海”,今黄埔古港一带的江面宽约3公里,站在岸边一眼望去,烟波浩渺,被称为“大海”。当时的琶洲,横卧在宽阔的水面中央,潮涨时,江水把它淹没,看上去白茫茫一片;潮退时,一把“琵琶”才又露出水面,又有海鸥在其左右翻飞,分外可爱。
你可别小看了这把“琵琶”,在南宋时,这里就已商船云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避风之处。那时的珠江,可不像现在这样“温柔”,动不动就会起暴风,商船倘不及时入港,没准就会被风浪掀翻。唐代,离琶洲不远处的扶胥古港是万里通海夷道,也即当时世上最长远洋航线的起点,高如楼阁的唐船从这里出发,直抵波斯湾畔;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宋瓷在海外大受欢迎,这一带江面上更是商船云集。所以,方信孺才有“客船昨夜秋风起,应有江头商妇愁”的感慨。
其实,宋代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不许老百姓把女儿嫁给蕃商,但民间的跨国婚姻现象从未绝迹,甚至没落的贵族家庭,也常贪图富贵,把女儿嫁给异域巨贾。所以,方信孺“应有江头商妇愁”的诗句背后,没准还有几段缠绵悱恻的跨国爱情故事呢。
父老乡亲捐钱物 修建高塔锁灵气
宋代的琶洲岛只是在文人的诗句中悄悄露了个脸,到了明清,琶洲岛的名气可是越来越大,尤其到了清代,这个小小的“琵琶海上洲”还以“琶洲砥柱”之名,入选了羊城八景,其余七景则是粤秀连峰(在今越秀山)、五仙霞洞(在今五仙观)、孤兀禺山(在今中山四路一带,为南越王宫署遗址所在地)、镇海层楼(即今镇海楼)、浮丘丹井(在今西门口外)、西樵云瀑(在今西樵山)、东海鱼珠(在今黄埔港)。这羊城八景,是当时城内一群有名的文人墨客,在地方官的资助下,乐颠颠跑遍城内城外各景点,一边喝茶赋诗,一边点评商议,“海选”出来的。“宛在水中央”的琶洲岛之所以能入选“羊城八景”,除了它本身的秀美,还因为这里平地而起的九层高塔,今天我们把它称为琶洲塔,不过,那时,它有一个更有韵味的名字——海鳌塔,若没有这座高塔,“砥柱”二字,又从何而来呢?
那么,这座高塔建于何时?人们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要在江心小岛上盖塔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得先说一说明清时期流行的堪舆之学。所谓堪舆,通俗点讲就是风水。诚实地说,就算到了现在,普通人对“风水”也不是一点热情都没有,几百年前,这股风潮更是流行。刨去其中迷信的成分,人们对大自然抱有敬畏的情绪,也算不得是什么坏事。
按照当时堪舆学的说法,广州是“山水大尽之处”,临近珠江出海口,更是“水口空虚”,必须建高塔,锁住灵气,从而兴文风,壮科举。哎,那时的人们不管做什么,都想着考举人,中状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真是深入人心。
说干就干,明代万历年间,经南海知名绅士王学曾倡议,附近父老乡亲踊跃捐钱捐物,由本地一流工匠龚坤主持修建,辛辛苦苦整三年,一座高达50余米的砖石塔平地而起。人们建塔的初衷是为了锁灵气,兴科举,再加上王学曾是进士出身,一度官至南京御史,对科举考试充满了热心,期盼众多岭南学子能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大家灵机一动,就给这座屹立江心的高塔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鳌塔。
据说,高塔建成没多久,省城内就有人会试夺魁,盖塔的人个个喜不自胜。不过,由于“海鳌”两个字念上去太文绉绉的缘故,这个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人们还是以琶洲塔呼之。如今的琶洲早已与江岸相连,琶洲塔距离江边,也足有900多米,我们若想领略“琶洲砥柱”屹立江心的风姿,或体会古诗里“一声欸乃一声浆,共唱渔歌到天明”的意境,就只有翻开清代的外销画,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好好怀想一番了。
赤岗塔相继落成 “双塔奇兵”守珠江
琶洲塔落成多年后,不远处的赤岗又有一座高塔平地而起,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赤岗塔。大概是父老乡亲觉得珠江出海口太宽阔,只有一座塔,势单力薄,最好再修一座,才能锁住灵气,让更多人中举人,考状元,光宗耀祖,为故土争光。
当时的琶洲是横卧江心的小岛,而赤岗则是江畔不远处的一处山岗。那么,赤岗这个地名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这个小山岗跟小说《红岩》里的四川红色岩系一样,是在约一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据地理学家的说法,那时天气炎热干燥,岩石中的铁被充分氧化,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因而将砂岩和砾岩“染”成了红色,山下,一条河涌蜿蜒流过,一泓碧波映着红色的山影,也是挺美的,人们久而久之,就把这里称为赤岗了。因为,“赤”和“红”,本来就是一个意思啊。
琶洲塔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落成),赤岗塔则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开工,建到一半,还因经费短缺停了工,直到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尚书李待问出面,筹集经费,主持修建,这塔才完了工。这座内分17层,外分9层的高塔,在外形上与琶洲塔并无太大不同。从此,珠江入海口有了“双塔奇兵”,人们为之欢欣鼓舞,说“二塔(琶洲塔、赤岗塔)既成,屹然与白云山并秀,为越东门,引海印、海珠为三关,而全粤扶舆之气乃完且固”(引自屈大均《广东新语》)。有意思的是,两座高塔基角处雕刻的托塔大力士,都是当时来华西方人的形象。本土文人学士主持修建的“风水塔”,却让老外来托塔,这是出于何种心理呢?我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还得做更多的考据工作才行。不过,明清时期,双塔俯瞰下的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一口通商”的无尽繁华,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对见多识广的本地人而言,与老外交朋友,谈交易,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传统,不是一直绵延至今吗?
(注:本文参考了《广州地名古今谈》《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文化遗产》等文献资料。)
文/广报记者王月华
图/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