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为深入探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全球节能环保机遇,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在广州南沙区主办了2021“海丝论坛”暨节能环保国际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利用技术创新等进行节能减排,促进中国与全球在节能环保技术领先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本次论坛以“‘双碳’未来 节能共赢”为主题,邀请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瑞士苏黎世州废物、水、能源和空气办公室(AWEL)执委会成员、气候主管加布里拉·赛兹博士,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曼丽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王文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低碳发展之策。

  实现“双碳”目标的广东经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之下,广大企业也迎来挑战和机遇。作为减排主力的能源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硬性约束,正在迎接转型的挑战;环保企业、新能源企业则迎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在绿色低碳领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赛道也成为一大挑战。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周少波作开幕致辞时表示,广东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制定出台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构建“1+1+N”政策体系。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低碳试点省建设,是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体系,为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贡献了广东智慧、广东方案。”周少波说。

  广州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董可介绍了南沙区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南沙自然禀赋优良,绿色生产成型成势,拥有以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合创汽车等为核心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氢能产业,建设广东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构建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等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外,南沙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上线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等重大平台,建设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积极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天阳在致辞时提到,目前广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南沙加快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化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实现‘双碳’目标上跑出‘加速度’,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周少波表示,广东未来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能。此外,还将推进绿色低碳试点示范,为全省全国探索积累有益经验。

  国际对话合作为气候行动赋能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各个层面开展良好的对话国际层面这种对话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多边环境中进行的,也是在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中逐步建立的。”瑞士苏黎世州废物、水、能源和空气办公室(AWEL)执委会成员、气候主管加布里拉·赛兹博士在致辞时表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各国需要在各个层面开展良好的对话。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表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低碳目标,“我们要认识到,未来30年全球所有的增长都将是绿色和数字化的增长。”

  杰弗里·萨克斯表示,当下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这意味着对3个目标的承诺,包括经济进步、社会包容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在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语境的建立、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数字化的转型这六大转型上。这六大转型将带来绿色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能更好地推动和履行这些转型,需要大量预算和投资,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进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王文也表示,我们应该把“双碳”目标放在全球视野下看待,这不仅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还包括粮食安全、卫生健康,也关系到是否能够在绿色金融等领域引领全球治理。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曼丽博士表示,当前环境保护、能源转型是全球正面临的两大挑战,各国需要提高使用新能源的能力,并制定提高能源效率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使用新能源的能力、创新性能源解决方案的使用,为各个领域的节能环保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水能和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环境热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已对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看来,“双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双碳”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问题,而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因此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此外,产业方面还要高度重视科学行动,而不是简单的“运动式”的行动。

  就钢铁行业而言,李新创认为其碳达峰取决于国民经济对钢的铁需求,“钢铁产量达峰,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就能达峰。”据他估计,2025年左右将实现钢铁产量和碳排放的达峰。李新创强调,实现达峰的过程中,发展和减排同样重要,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只是简单关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电力行业达峰和清洁能源替代进程也取决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变的进展。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未完成,所以依旧有大量的钢铁、电力需求。

  节能减排是“双碳”目标下的重要赛道,对相关企业而言,如何抓住“双碳”目标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赛道,也是新的挑战。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中心副总经理宋昊认为,所以按照现在的需求发展,以传统能源为代表的能源发展形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未来能源的持续增长,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完全有能力在能源供给上、在现有基础上再实现1-2个量级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能源生产领域的颠覆已经开始了。”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表示,中国前五大碳排放产业分别是能源、制造业、建造业、交通运输、农业。其中,道路客/货运是交通运输行业中最大的能源需求来源,作为运输载体,汽车产业层面的脱碳将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并有望在未来十年及更长时间内持续保持增长,而新能源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大幅低于燃油车,将有力推动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郑赟认为,从整体推进速度来看,在完成了对消费者的初步教育后,新能源汽车在成本端、使用端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突破250万辆,明年朝着300万的体量发展。

  瑞士注册工程师、瑞士EBP咨询中国区负责人、EBP瑞士总部项目主管付饶则是从欧洲的角度来分析,她表示,中国有两方面慢慢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数字化AI的使用和利用。“中国的光伏成本已经非常低了,而数字化对流程有很好的优化作用,不仅可以减排、能源的降低,还对社会整体的运作与生产当中的成本、效率等的改善更有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