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祝福祖国” 巨型花篮。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9月2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祝福祖国” 巨型花篮。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金九银十,又到一年节庆季。仅仅半月之内,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接踵而至。三节同庆,寄托了植根于国人内心的“庆丰收、祈团圆、迎国庆,共筑家国梦”的共同情怀。

  然而,消费主义流行之下,近年衍生出一种把节日庸俗化、物质化、消费化的风气,从“黄金周”“消费周”等名称就可见一斑。过度消费、透支消费、攀比消费,其结果是“剩宴”频频,营养过剩,物欲横流,精神不张。节日文化几乎变异为舌尖上的文化,而忽略了节日固有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

  文化名家冯骥才曾忧心地指出:“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

  中秋节作为民族佳节能穿越千年,至今兴盛不衰,是因其以家庭为主体,以血亲团聚、家国团圆为期盼,传递出深深的家园之恋和浓浓的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等广为吟唱的诗篇,以月起兴,借月言怀,月的团圆和诗的雅兴有效地承载了文化根基和家国意识。

  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人历来把共享天伦、家国团圆看得极其珍贵。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休戚与共,小家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回顾过往,国人在中秋节的氛围中享受良辰美景,感念花好月圆、国泰民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小小月饼,“馅”内装满宁和圆满的美好寓意。放眼当下,各地少不了举办丰富多彩的拜月祈福等灯会庙会,结合地方特色推出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强的节庆活动,祈福国泰民安、阖家团圆。

  “中国农民丰收节”虽属首次设立,但其历史根基、民俗基石、现实基础深厚。在农耕时代,每逢中秋夜,国家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大典。依据月亮圆缺制定的中国农历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可以说,在国家层面设立丰收节是对传统24节气文化和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致敬与传承。

  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庆丰收的传统节日,如藏族望果节、彝族火把节、畲族丰收节等。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共享发展成果。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恰恰是从农村发端。设立丰收节,也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如果说丰收节是让农民在“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中享受节日的快乐,那么国庆节则是举国欢庆、祝福祖国的庄重时刻。

  今年我国连续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场主场外交活动。各地民众自觉把国家的大事、喜事当成自己的事,当好东道主,不辱国家形象。

  国庆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向革命先烈献花,已成惯例,传达的是与节日气氛契合的缅怀和祝愿。广大民众也通过国庆游园、共唱国歌、朗诵爱国经典作品等活动重温国史,增强爱家爱国的使命感,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共同燃烧激情,为国祈福。

  以上三节,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厚。面对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对节庆的渗透,我们应当清醒地发出呼唤:让节庆多一些文化内涵,让节日多一些文化回味!

  呼唤节庆文化,并非一味排斥购物之乐和舌尖上的快感,健康的美食文化和适度的消费文化也是节庆文化的有益组成部分。

  三节齐临,国人将迎来新一轮购物、餐饮、旅游的消费高潮。对商家来说,每次假日经济都是重头戏,各大商超早已布置好了以佳节为主题的商品专区。节庆期间,也是商家打折优惠较为集中的时期,此时人们最有消费欲,购买量远超平时。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催生出新业态,人文精品游、田园采摘游、休闲康体游等不断满足并引领新的节日消费需求。

  对于这些节日消费,只要把握适度、节制、健康、文明的原则,应当支持鼓励。只是需要提醒,节庆文化精神底蕴深厚,远非猛吃海喝狂购那样单向度和庸俗气。

  传承发展节庆文化,就应以节为媒,释放情感、寻找归属,从而充分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节庆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发展节庆文化,就应以山水、田园、家国为情感寄托,形成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和共筑家国梦的支撑;传承发展节庆文化,既要塑形,注重仪式感和场景感,又要铸魂,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怀寄托。

  节庆文化积淀着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适度物质消费的同时,注入和还原节庆精神文化基因,让传统节庆文化元素对接时代需求,才是对节庆文化真正的传承与发展,才是节庆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