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兴/制图

  有学者直言“未婚妈妈别开心得太早”,如果其中一方生育过一个或多个孩子,另一方不可能被免除社会抚养费

  去年夏天,女星境外“冻卵”事件曾引起公众对女性生育权的一番讨论。上周,广东省率先完成了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其中一项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胎子女的,不再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使得未婚生育权议题又重回了公众视野。

  有单身白领看到新规后随即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似乎看到了不结婚就能生育孩子的希望,感到十分兴奋。新快报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新政为未婚生育一胎免去了一笔不菲的“罚金”,但按照该条例,未婚生子仍属违规行为。另外,当前法规禁止未婚人士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单身女性想要“借精”生子需要掂量掂量了。

  ■新快报记者 黎楚君 黎秋玲 陈海生

  东莞未婚妈妈 六年不敢直面计生办

  故事

  去年9月,凡安(化名)7岁的儿子终于读上了东莞的公立小学。因为是未婚生下孩子,凡安在孩子出生之后一直躲避与计生系统接触。若非孩子上小学急需解决户口问题,她还没有勇气站出来争取孩子的权利。“抗争”之后,孩子终于告别“黑户”顺利上学。而她,仍拖欠着5.6万元的社会抚养费,这笔“罚款”对这位独力抚养幼儿的母亲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今年40岁的凡安和孩子一起,努力并安稳地生活。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一个未婚妈妈。目前,她在居住的小区里经营着服装生意,闲暇时间还兼职做保险。对于凡安来说,孩子的出现,是一场“意外”,但她没有拒绝上天赐予的这份“礼物”。2008年,凡安和男友分手后,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那时,她与前男友已经失去了联系。她告诉记者,基于个人体质和年龄的原因,医生建议她最好保留孩子。“那时我已经33岁,医生说年纪越大对孩子越不利。”最后,她顶着各方压力,决定生下孩子。

  同年10月,孩子在粤北老家出生,与医院解释沟通后,凡安拿到了孩子的出生证,出生证上只有母亲一方的信息。“因为不懂法,不懂得程序怎么走,总以为见不得光,一直不敢公开咨询上户口的事情。”凡安到处打听,都说没有办法上户口,她为此曾想过假结婚、借用亲戚名义等方法为孩子上户口,都因各种顾虑而放弃。

  孩子随凡安回到东莞生活了6年,上了私立的幼儿园。但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凡安不得不直面孩子“入户”的问题。“我带他去面试了私立小学,学校也要求提供户口。”2014年4月,她终于出现在了辖区计生办。“之前都是通过打电话咨询,这一次我是鼓足勇气豁出去了。”她说。与计生办首次“正面交锋”,凡安被告知必须缴纳十多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才能获得计生证明去为孩子办理入户,而且未必能入户成功。“第一我确实没有能力交这笔钱,第二他们也说交了钱拿来证明也不一定能入户”,凡安一时手足无措,而且计生办工作人员并不相信她联系不到孩子的父亲,这让她觉得计生办“不近人情”。

  后经朋友提醒,社会抚养费缴纳不能与孩子入户捆绑,凡安尝试直接到公安部门提出办理的户口的申请。没想到,得到的是一长串的材料清单,列明她需要提供计生办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孩子父母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孩子父母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社会抚养费罚款单等十余种文件,公安部门才会受理她的入户申请。

  因为无法联系到孩子父亲,也因为无力支付“巨额”社会抚养费,凡安仍然没有看到“入户”的希望。2014年6月,她请律师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公安机关在她申请为儿子上户口时要求提供《计划生育证明》、《计划生育服务证》、《罚款单》和《结婚证》等属行政行为违法,并请求公安机关依法为孩子上户口。法院未正式受理立案,但此举引来了媒体关注。

  凡安告诉记者,此后在法官的协调下,她和律师同意撤诉,公安机关承诺为她的孩子上户口。2014年底,孩子终于告别了“黑户”身份。社会抚养费方面,计生部门经过调查知道凡安确实独力抚养孩子,而且确认是第一胎,同意把“罚款金额”降低到五万多元。但这笔钱,凡安至今仍未缴纳。她一直不明白,自己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为什么需要交“超生”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