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将“新会鱼灯”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邓华将“新会鱼灯”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这是一栋古民居破损的墙壁:墙壁是双砖墙,中间留空,采取这种设计,使民居通风,冬暖夏凉,不易透水。  这是一栋古民居破损的墙壁:墙壁是双砖墙,中间留空,采取这种设计,使民居通风,冬暖夏凉,不易透水。
目前,还有数百个侨墟和古村落分布在台山、开平等地。目前,还有数百个侨墟和古村落分布在台山、开平等地。

  图/文 广州日报记者黄文生

  台山、开平是著名的侨乡,上世纪初这里建起了一座座侨墟、侨村、碉楼以及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民居,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侨墟、民居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洗礼,成为一栋栋废墟。

  开平赤坎镇是著名的侨墟,与赤坎镇相距3公里的塘口墟,近6年来,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塘口墟仓东村面貌焕然一新,墟上也多了不少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品,这一切的改变,是来自一名50多岁名叫邓华的热心人士。

  一栋栋碉楼民居恢复原貌

  今年53岁的邓华,祖籍广州花都,16岁就在香港从事旅游业,在业界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一次到开平考察之后,他被这里的乡间生活吸引,竟然放弃了一切,在这里落地生根。“我被这里深厚的广府及侨乡文化吸引,希望能为这些破落的村落、废置的侨墟作些贡献。”邓华说,他决定把自己后半生与这里联系在一起。

  邓华告诉记者,初到开平仓东村时,就被一栋5层高10多米的碉楼吸引了。这座碉楼是由混凝土建造的,名叫“焕业碉楼”,建于1919年,是仓东村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碉楼外墙破损严重,门窗生锈脱落,里面的楼梯、大门霉烂。邓华来到这里后,先后拜访了村里的老人,用一年多时间修复了碉楼的大门、楼梯、门窗等,使碉楼恢复往日的生机,并开放让市民、学生前来参观。

  仓东村有一间明代古建筑,这座古建筑为“三间两廊”结构,6年前破旧不堪,楼顶全部倒塌,邓华对这间古建筑进行“修旧如旧”修复了楼顶,并收集了当时民用品,建起了“体验房间”、厨房以及厕所,让外来市民在这里“安居”,并与市民、学生一起,体验这里的生活。

  在塘口旧墟,还有不少等待修复的古民居,邓华经常外出四处联系房子的主人或其后代,希望为他们修复古旧民居。

  灰雕鱼灯等传统工艺重放异彩

  “开平、台山有许多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手工艺方面,不但有竹艺、鱼灯,还有开平灰雕等传统手工艺,但时至今天,已经日渐式微,我们要恢复的,不但是这里的建筑,而且还要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使它们重放异彩。”邓华说。

  为了寻找文化传人及流落在各地的五邑地区民间用品,每逢节假日,邓华都到江门各地走街串巷,访亲问友。去年,他在新会发现一名姓陈的阿姨在街头上摆卖“新会鱼灯”,便立即到陈姨家里,了解她制作“新会鱼灯”的经历,并把她请到了开平塘口镇仓东村,传授制作“新会鱼灯”的技术。

  开平仓东村等地是远近闻名的编织村,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编织竹筐、竹席、竹帽等传统,但这一工艺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式微。邓华来到这里后,组织村民及义工重拾这一传统,如今,每逢周末,来自仓东村及附近村落的妇女,都会聚集在仓东村的榕树下面,重拾这一传统工艺。

  开平灰雕是当地传统工艺,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开平许多建筑物上,都能看到开平灰雕。这些灰雕主题多样,既有开平山水风景、花鸟,也有外国风情,开平灰雕是将石灰、禾秆草、红糖等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但是掌握这一传统工艺的匠人已经不多了,邓华四出访问,终于在开平找到了一位老师傅,并专门请他回到仓东村,教授村民这一传统手工艺。

  建立博物馆寻找“旧时记忆”

  仓东村谢氏祠堂第二层是1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这里摆放了许多反映开平塘口旧墟旧时民间民俗的物品。

  一进博物馆,是几个放着明清瓷器的玻璃柜,里面装着几百件各种生活用品,有塘口旧墟市民使用过的青花碗、碟、盆等日常用具,也有他们耕作时使用的水车、犁耙等物品。记者发现,在几百件反映当时民俗的用品中,不乏一些华侨从海外带回来的物品,如留声机、金山箱、火枪、医用听筒等物。

  据邓华介绍,办这个博物馆,收集100年前的当地民用品,更能反映当时的市民生活,通过这些物品,使人们对开平侨乡塘口墟有更深刻的认识。

  转眼,邓华已在仓东村待了6年。他在这里总共投入300多万元修葺民居,挖掘传统文化,他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回报,然而,他仍乐意去投入。如今,他又有新的目标,他要让这里几十年前废置的邮电局、钟表厂、老人院重获生机,让市民感受到昔日的辉煌。

  记者手记

  96座侨墟静待“主人”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平以外,台山共有96处侨墟,一座侨墟由数十栋至数百栋骑楼组成。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和“小广州”之称的台山市,那里至今仍保存着一万多座“洋楼”。

  在台山市大江镇,有一片隐匿于民居之中的洋楼群,自成规模。昨日,记者前往采访,在繁华热闹的镇中心,转入一处街道,眼前场景便豁然不同:巷道两旁伫立着近100幢洋楼,皆为青砖灰瓦、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

  记者看到,每幢“洋楼”外形各异,正面均刻有名字,由于风雨侵蚀,大部分已经斑驳脱落,仅有数幢可以依稀辨认出“光荣堂”、“永安堂”、“同和栈”等字样。在门面及窗户、阳台等细节之处,都集中体现了台山洋楼包含的西方建筑风格,渗透着典雅的韵味。

  据当地人介绍,这些洋楼都是当年华侨们用在海外挣来的血汗钱兴建的,有8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水路交通便利,上世纪30年代,这里逐渐发展成商业聚集的圩市,还有银号、茶楼、戏院,十分繁华热闹。

  记者了解到,随着华侨后人纷纷移居海外,大部分侨墟已经十分破旧,成为一片片空巢,台山这些侨墟正在静待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利用,使侨墟重现昔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