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增至3千万 位居全国前列广东非遗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图为小学生在广州万木草堂学习传统特色剪纸。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由广东省文化厅、清远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

  “中国文化遗产日”目前已成为我省宣传、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重头戏和品牌活动。每年举办系列活动,目的是让更多民众认知文化遗产,感知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承者,真正做到“文化遗产,全民共享”。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全省103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把51个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连南,为民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振兴传统工艺”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工艺的振兴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广东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社会共识形成非遗保护的社会合力

  广东,连续两年将文化遗产日岭南非遗展示的主场由大城市移向农村,今年更是将全省的会场第一次搬进了少数民族地区。自2013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成立以来,广东不断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形成了全省联动的整体格局。

  南方日报:从去年开始,“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活动走出了繁华都市,这反映出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哪些转变?

  方健宏:“文化遗产日”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文化遗产保护既需要政府从中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经过十几年发展,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已由单一、静态的保护向全面、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由基础性工作的起步阶段转到深入进行科学保护的发展阶段。可以说广东已初步营造了非遗保护在全社会的共识。

  去年,我们首次将广东的主会场设在地处粤北山区的古村落郁南县兰寨村,今年则第一次走进少数民族自治县。非遗资源不应该被大城市所独占,而应为全社会所共享。这一举措旨在突出非遗保护“重在基层”的理念,我们把非遗保护的种子撒下了基层。

  南方日报: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方面,广东有哪些亮点值得分享?

  方健宏:近年来,我们与相关单位一直致力构建全方位的非遗保护体系,努力营造社会共识。

  2013年11月,我省率先成立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这是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成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载体。此外,学校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全省的非遗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以广州市沙湾镇为例,当地中小学校开展“一校一品”工程,每个学校都设有一至两项非遗课程。

  非遗保护工作逐渐打开格局,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尝试。今年,省文化厅与省住建厅联合开展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认定工作,在连南的广东会场活动上,我们将与住建厅联合举办“广东传统建筑建造技艺图片展”。

  人才培养“传承人”扩展至“传承人群”

  经广东省文化厅推荐,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成为本年度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由两所高校举办的首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已在今年4月开班,培训效果备受好评。

  南方日报:围绕传统工艺的主体——非遗传承人,我省的扶持举措有哪些亮点?

  方健宏:非遗领域同样在呼唤“工匠精神”。但我们现在有一些手工艺技法还不够“精”,还缺乏具有文化附加值的高端精品。这导致许多非遗门类长时间无法扩大市场份额,间接导致非遗传承人的流失。

  保护传承人是关键。目前,绝大部分非遗传承人都在体制之外生存。他们的技艺主要依靠家庭作坊世代传承,产品难以形成市场效应。针对他们,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其中,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15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3000万元,在全国位于前列。我省给予非遗传承人的固定补助同样在全国领先。今年起,省财政对每位省级传承人每年补助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2万元,国家级传承人在享受国家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省里再支持补助1万元。

  南方日报:“振兴传统工艺”意味着要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在这方面,广东有怎样的经验?

  方健宏:传统非遗不能被束之高阁,应该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这正成为业界的共识。我们提倡以“生产性保护”推动传统工艺的发展,这需要非遗传承人开拓眼界,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美术眼光、设计理念和市场意识,以创作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去年6月,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试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计划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对象已从过去的“传承人”扩展到“传承人群”,这意味着构建一个更为庞大的人群基础。省文化厅正积极探索我省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途径。今年2月,我们已向省委宣传部申报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系列培训”纳入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并计划年内分别对广东省“刺绣类”和“雕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进行培训。

  南粤特色岭南非遗讲好“广东故事”

  近年来,借助广东对外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粤剧、醒狮、广彩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先后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国友人送去精彩的岭南传统文化。仅2015年,我省相关非遗项目随团出访228批次,参与人数达2800多人次,用岭南非遗讲好了“广东故事”。

  南方日报:岭南非遗亮相两届世博会,频频在国际舞台露脸,对非遗传承发展带来哪些帮助?

  方健宏:这几年来,非遗传承人作为广东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频频走出国门。广东的非遗传承人向外国友人表演,展示和宣传岭南文化。在韩国丽水世博会、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广东周”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上,岭南非遗大放异彩。此外,粤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岭南非遗也发挥着独特作用。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共享不少相同的非遗项目,大大增强了两岸三地民众的文化认同。

  南方日报:广东的非遗保护还形成了哪些特色?

  方健宏:广东的文化法制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起步早、数量多、质量高。目前,我省已有4部实施中的地方性文化法规,还有2部配套规章制度正推进出台,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和管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非遗实物的征集管理等都作出了细化要求。其中,《广东省粤剧保护管理规定》计划在年内完成。

  此外,广东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省文化厅正在加快推进全省“互联网+文化”发展布局,推进数字化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汉剧、潮剧四个项目进入此列。作为特色项目,全国首个非遗APP“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也于去年正式上线。未来,我们会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并以每年10名以上传承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南方日报:“十三五”期间,广东的非遗保护将有哪些措施?

  方健宏:让非遗保护的成果在社会得到更充分展示,是“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之一。根据已定规划,一座大型的省级非遗展馆将在“十三五”期间落成。全省各地市只要具备条件,都应该拥有自己的非遗展示场馆(厅)。但我们并不要求都盖新房子,而是鼓励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成的旧建筑,如闲置的公屋、工厂、祠堂等,将它们活化利用。这样的场馆符合节约原则,贴近百姓。

  此外,广东重视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尤其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目前,我省现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涵盖广府、客家、潮汕、雷州文化区。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现正着手编制建设总体规划,计划年内可组织实施。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李培

  通讯员 刁定宏 柳静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