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继续维持震荡走势,沪指在“沪伦通准备工作顺利推进”等消息的刺激下以红盘报收,而创业板指则小幅下跌。

  沪伦通之所以能对A股市场形成刺激,其主要逻辑与A股纳入明晟指数一样,就是在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外资有布局A股市场的需求。需要提醒的是,与A股纳入明晟指数对A股形成的推动作用相比,沪伦通的作用要弱得多,因为首批能纳入的个股数量极其有限。此外,互联互通之下,虽然外资有配置A股的需求,但在前几年外围股市普遍比A股市场更“牛”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资金同样也有转投外围市场的需要,所以就资金面上而言,本身难言利好。

  相较于沪伦通而言,美英法轰炸叙利亚这一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或许更值得关注。中东局势不稳,往往容易推高油价,而油价的上升,最终传导到国内的生产制造业,就将使得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上升,若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这一成本通常能在市场终端得以消化,但若市场不畅,则生产成本就很可能由生产企业买单,这对于资源消耗型的生产制造类上市公司显然不利。基于这样的原因,投资者短期对于资源消耗型企业宜采取观望策略,而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对资源依赖不大的科技类创新型企业身上。

  适当提高对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关注,除了上述地缘政治可能引发的油价上扬之外,还因为此类企业同时受到了政策面的支撑。无论是监管层对于支持“四新”经济的表态,还是透露出的欢迎独角兽回归的信息,都说明A股市场后续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将围绕着创新型科技类企业展开。

  其实,从一季度上证50指数下跌将近5%而创业板指上涨超过8%的数据来看,也可看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与去年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只要资本市场支持“四新”经济发展的风向不会变,那么相对而言,科技类企业集结的创业板市场就会比沪深主板市场个股有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当然,对于科技类企业的挖掘,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市公司是否有“科技”两个字,而是要花心思去研究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符合“四新”经济的要求。另外,还要看看该公司的估值水平当前是否合理。对于不符合新经济要求、或是虽然符合要求但业绩已经严重透支的公司,应该毫不犹豫地将其剔除出自选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