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

  7月18日,南山西丽,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在鹏城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是刚度过一周岁生日不久的鹏城实验室,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布局。鹏城实验室的大动作,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提速的一个细节。在更大的背景图上,深圳正在加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双中心”建设。

  厚植基础研究土壤

  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和研究型大学,高水准科研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这些不仅是科学中心的标配,也是科技创新高地的竞争力所在。

  数据显示,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达4.2%。今年深圳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规模12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安排45.36亿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三成以上。

  持续的研发浇灌,不断增厚深圳基础研究的土壤肥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中,已有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两个在深圳生根发芽,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正稳步推进。此外,深圳还组建了9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达2214家。在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深圳也布局了一批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在深圳的高校版图中,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4所大学入选新一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计划。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工,深圳技术大学去筹设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批,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正式签约等,让鹏城高校版图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深圳企业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4415家,位居广东第一、全国第二,涌现华为、腾讯、迈瑞等一大批重视基础研究的科企龙头。

  三大支点已经出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深圳的既定目标,但从2019年开始,一个新的目标出现在深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明确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目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只有三个,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合肥。深圳的新目标得到了认可。7月初,广东省公布《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将选择“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特定区域,携手香港和澳门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支持集中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科技创新走廊的特定区域在哪里?在深圳的版图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则是三个清晰的支点。

  位于中间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对标国际一流,共建一批优势学科、国家级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北面的一点是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自去年亮相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南面的一点是“深港边境创新科技合作区”,将在科研人员出入境、科研物资通关、科研资金流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科技改革激发活力

  政策是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7月4日,《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正式印发,22条改革举措覆盖了改革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完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机制等。

  方案提出,将每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30%以上,持续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为高等院校“放权松绑”。在平台和载体专项上,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布局建设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培育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

  此外,工程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海外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也是支持对象。

  马蹄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发力基础研究的深圳,正在为“双中心”建设构筑起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