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珠海

新浪广东>珠海>正文

英国脱欧公投前传 千年英欧的异心

2016年06月25日 11:33 新华网  评论(人参与

  北京时间周四下午两点,4600万拥有公投资格的英国公民将就是否脱离欧盟投出自己的一票。最终结果将于公投开始24小时后公布,届时沸沸扬扬数月之久的英欧关系将得到盖棺定论。

  忽略摇摆不定的民调和众说纷纭的专家预测,在结果揭晓前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绝无仅有”的退欧公投,注定将作为英国历史上再一次的独立写照收获一番浓墨重彩,但与此同时它也绝非英国“异心”的终点。

  一、千年积怨

  恰如它身处大西洋海域、又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独立地理形态,英国始终努力在欧洲大陆西侧扮演一个冷眼旁观又伺机而动的“独立”形象。可以说,英国对欧洲这块土地的情感真是“又爱又恨”,而这一点从英欧千百年来的关系史中便得以一窥一二。

  千年以前,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私生子威廉实现了英国与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集”,只不过二者的此次接触并不愉快。1066年,在没能如愿窃取英国国王之位的盛怒下,威廉凭借武力跨海入侵英格兰,自此开启了统治英国达百年之久的诺曼王朝。这次毫无正义性可言的王位掠夺引爆了英格兰民众的反抗,“征服者”威廉选择以强硬姿态推行封建制度改革,同时也逐渐建立起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自此,英国与欧洲之间的纠葛便没能再断开。14世纪,积怨已久的英法之间再次打响战争,只不过这一持续时间长达116年的战争令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同时也助力了英格兰民族主义的兴起。

  但战败并没影响“弱势”英国搅进欧洲大陆群雄角逐之中的野心:当法国称霸欧洲时,英国联合德国开打拿破仑;当德国渐露锋芒时,英国又跟着法国冲锋陷阵于一战和二战。对于英国而言,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敌人”——有趣的是,这一“准则”直到19世纪才真正作为外交政策得到推行,而它的名字叫做“光荣孤立”。

  二、光荣孤立

  19世纪晚期,英国在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和索尔兹伯里侯爵任内开始推行的这项名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事实上完美总结了英国这个国家的“性格”。

  在和平时期,英国不愿对于可能发生的事件,预先同任何大国缔结长期同盟关系——这是“光荣孤立”政策的主旨内容。而这个听起来颇为“高冷”的外交政策目的在于,维持英国自身行动的自由,同时又扮演制衡者的角色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

  细细算来,英国这种自我孤立的状态其实源于过去数个世纪历史中,多次被欧洲大陆强国入侵而开启的“防御机制”。对于英国而言,鉴于自身的悲惨历史,欧洲大陆国家很难是“朋友”,因而在国际关系上对欧洲相当防范,这也影响了英国至今对欧洲的态度。

  不过在二战之后,欧洲大陆被冷战的阴云笼罩,英国也没能例外。这时候,强国美国企图借由英国困住欧洲大陆,而对美国毫无“戒心”甚至可以说有着颇多好感的英国则自愿向美国靠拢。

  与此同时,出于对产品市场和经济利益的考量,英国最终成为欧盟“心不甘情不愿”的一分子。

  三、自治文明

  提起美国,就不得不提到英美二者之间除了“老祖宗”之外的另一个共同点:自治文明。

  同欧洲大陆的专制传统不同,英国的地方自治历史渊远。英国城市大量兴起的时代主要集中于11-13世纪,此间英国新兴城市多达140个左右。尽管这些城市兴起的途径各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城市的建立必须得到所在地领主的允许。后来,城市与土地领主二者的关系经过演化和斗争,最终形成了英国城市独特的自治权。

  最开始时,英国城市自治特权主要包括市民人身自由、土地保有权自由、独立司法权和自由贸易权,后来经过扩展后,独立司法权和自由贸易权进而扩展为成立自治政府、选举市政长官及成立商人行会的自由,和免除通行税、过桥税等税收的权力。

  对于英国而言,近年来最能体现本国“自治文明”的无疑是2014年夏天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1997年工党执政时期,英国宪法制度得到了重大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向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伦敦下放权力。

  此后数年间,这些改革措施依次在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伦敦通过公民投票批准得到了实施,伦敦则率先于2000年举行第一次直接选举,并由此产生了大伦敦议会和伦敦市长。

  可以看到,对于连“自家家事”都分摊管理、各享自由的英国而言,“统一”和“纽带”并没那么重要,就更别提历史上总跟自己过不去的欧洲大陆了。

  四、新“愁”旧怨

  千年之后的现在,英国早已不再弱不禁风、任人宰割了,反观昔日嚣张威风的欧洲大陆却普遍呈现经济低迷、复苏未稳的萧条景象,更不要提还承受着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的时刻威胁。

  2014年岁末,英国一举反超昔日“劲敌”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英国人在此刻离去的选择似乎有了足够的底气。另一方面,此时的欧洲在英国看来则像一个“拖油瓶”: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酵,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在新财政契约、金融税和欧盟预算等问题上,英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分歧不断。在这个节骨眼上,公投成为英国“要价”或者说“宣泄不满”的武器。当然,在各国政要、金融界权威这几个月来紧锣密鼓地“警告”与“规劝”下,英国脱欧在而今看来可能性已渐渐降低。毕竟,理性精神至上的英国人在宣泄完积压多时的不满情绪之后,总归还是要坐下来好好想一想银行的存款和子女的饭碗。

  但另一方面,即便英国和欧盟安然度过公投,英国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分裂情绪”在此次被彻底激发后多久能够得以平息,恐怕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更长远问题。对于英国而言,在经过几个月的内讧和“反水”之后,最大的“输家”很可能是卡梅伦和他所带领的保守党;而对于欧洲而言,希腊与英国的接连“脱欧”所带来的体制反思恐怕还须落于实处。(陶凤 初晓彤)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