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长征路上的贵州样本
新华网贵阳9月6日电(陈俊松)80余年前,红军长征从湖南进入贵州。红军的脚印遍布了贵州68个县区,中国革命在遵义迎来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破围追堵截……
80余年后,贵州仍然处在一场“长征式”硬仗的关键位置,能否打赢这场硬仗则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达成的大局。
这场硬仗就是扶贫攻坚。
“受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的制约,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贵州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叶韬毫不讳言贵州当前的挑战。
作为“短板中的短板”,贵州省领导多次强调,扶贫脱贫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
但重压之下,是贵州的十足底气。“贵州同步小康的势头非常强劲。”在“‘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贵州站的启动仪式上,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白芳芹语气铿锵。
历经数年,扶贫的“贵州样本”正逐渐成型,扭转了长期在全国挂末的被动局面。
抓好“大扶贫”
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而贵州无疑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截至2015年,贵州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总数的8.8%,在国家确定的“11+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贵州的就有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片区”。
此种背景下的“十三五”,贵州把实施大扶贫作为同步小康的重大战略行动。那么,什么是“大扶贫”?
在今年7月向社会征集意见的《贵州省大扶贫(草案)》中如此定性:大扶贫就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协调配合等各种措施有机结合的扶贫格局。
简而言之,就是动员起方方面面的力量,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贵州出台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都可谓是填充“大扶贫”框架的内容。比如,贵州每年都要派出5.8万名挂帮干部到赴基层,担当农村奔小康的“领头羊”和“主心骨”。
多项扶贫政策,贵州都第一个“吃了螃蟹”:率先推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减贫摘帽”激励措施;率先出台《贵州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率先采取“省领导联系、省直部门牵头负责、县乡组织实施”的集团帮扶模式……
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之中,扶贫要扶物质,更要扶“人心”,变“被脱贫”为“要脱贫”。从这些政策不难看出,贵州扶贫,多层级,也多角度,总有一些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农村合作社如今在贵州遍地开花,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大胆闯出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比如“晴隆模式”重涵养水土,而“毕节试验”则讲究凝聚各方力量。
不仅贵州自己在奋斗,从中央到地方的兄弟省市和企业,都投入到贵州的扶贫事业中去。叶韬介绍说,实施中央定点单位帮扶的县(区)有39个,国有企业结对帮扶的有12个,参与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则有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
打响“当头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在“八山一水一分田”、“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的贵州,人地矛盾突出的“水土”已然承载不了未来的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因此被贵州视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
刚刚过去的8月,全国异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贵州召开,对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今年,贵州将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34.5万农村贫困群众将搬进新居。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三个三”的扶贫工作方针之一,叶韬表示:“在贫困老区优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安排年度任务时予以倾斜,完善后续生产发展和就业扶持政策。”
搬迁不是目的,脱贫才是目的,贵州曾在此方面“吃过亏”。贵州此前主要采取农村搬农村的有土安置,结果不仅搬迁农户难脱贫,还拖累了安置地“原住民”。
如今,贵州换了“打法”,集中安置成了优选项。在贵州今年第一批搬迁的30万人中,多集中安置在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服务区,其中县城安置占29.1%、集镇占46.5%。
易地扶贫搬迁要让民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就需要足够的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去年出台的贵州精准扶贫“1+10”配套文件中就提到,要扶持贫困地区建设农业示范园、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等措施。
“通过多年努力和坚持,(贵州)已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 叶韬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仅遵义的茶叶种植面积就达205万亩,投产的面积140万亩,亩产值5100元。
就在近日,全国首个省级扶贫馆——京东贵州扶贫馆正式上线,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被再次拓宽。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对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到2020年,实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
奏好“交响曲”
贵州山区里藏着众多“穷窝窝”,环保重要性又使贵州放弃引进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谋发展和保生态于是成为贵州必须守住的两条底线。
“坚守两条底线,就是要‘两线一起守,两山一起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守护绿水青山与换得金山银山间实现双赢。” 叶韬如此表示。
绿色经济和绿色改造是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不久前,贵州获批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贵州需要发挥更大的生态“样本作用”。
除了绿色产业外,最“无污染”的当属第三产业,毫无疑问,旅游是其中的重头戏。而在贵州,绿色乡村是旅游业,俯首皆是的红色资源也是。
贵州是红军长征11省中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红军发展壮大之地,因此留下的革命遗址也很多。
从响当当的遵义会议旧址到略显冷门的木黄会师纪念馆,红军行经的“老少边穷”地区正试图用活“红色气质”,打造地方经济新引擎。贵州多个红色景区已被列入全国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已成为贵州扶贫的重要路径。
贵州是红色革命的圣地,也是利用好红色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实际上,贵州尽管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一直处在追赶中,但长征精神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民生方面有口皆碑。”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如此表示。
“红色”和“绿色”两种资源在旅游上奏出了“和音”。今年上半年,贵州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人次达2.57亿,同比增39.2%,旅游总收入也同比增了41.1%,显著地带动了脱贫攻坚。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底色,红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调。”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小康办副主任王瑞军说,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将会使多彩贵州更加精彩、更加迷人。
多彩贵州的“样本”作用正在被数据证明: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5年贫困人口减少656万、35个贫困县摘帽……
而在白芳芹看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省各级干部如饥似渴抓发展,宁可苦干、不可苦熬,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白芳芹因此信心满满:“贵州必将在同步小康的新长征中取得新的胜利!”
猜你喜欢
- 京津冀132家医院检验结果互认 就诊不必重复做检查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10:06
- 大学毕业生现慢就业族 专家:只要不啃老不需指责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10:02
- 你也“空巢”了吗 64.3%受访者表示身边空巢青年多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9
- 60.3%受访者期待推迟小学生上课时间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6
- 中国残奥代表团旗手出炉 轮椅击剑选手荣静担任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6
- 美国神童12岁上常春藤名校 称大一课程并不难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4
- 曝胡雪峰恐难退役 江苏队以命令要求再打一年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3
- 15省份已取消本科三批 上海合并本科一二批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1
- 库里:常规赛74胜不是我们目标 全力冲击总冠军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50
- 巴萨官方宣布梅西左腿不适 梅西:我没事别担心
- 评论() | 分享09月06号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