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珠海

新浪广东>珠海>正文

珠海远洋捕捞队时隔22年再出征 到西非捕鱼

2016年09月01日 15:30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今年底,年近四十的老杨将以船长的身份,带领珠海的远洋捕捞船,远赴非洲作业。生于渔民世家、最远到过北冰洋捕鱼的他,有些兴奋,有些期待。

  老杨所在的船队来自珠海首家远洋渔业公司。公司将于年底派出一支规模为6艘船的远洋捕捞队,前往非洲西部国家毛里塔尼亚海域开展捕捞作业。同时,另一家公司的远洋捕捞队也预计于今年建成。

  这是珠海时隔22年后再度重启远洋捕捞。22年前,58岁的郭容喜以船老板的身份,和珠海其他船只一起,奔赴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海域。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想家,是那时最深刻的感受。而如今,在耄耋老人郭容喜心中,那却是一段轻松自在、令人怀念的时光。

  在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的今天,珠海把目光投向远洋。发展远洋渔业,将有利于珠海推动渔船装备的现代化、渔业船员的专业化、渔业生产的规范化,促进现代渔业的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建议,珠海可以借助区位、人才、资金等优势,在提高远洋捕捞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品冷藏、加工、贸易等,把远洋渔业产业链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

  1 毛里塔尼亚渔业加工基地将建成

  距离珠海60多公里,江门一家造船厂内,6艘珠海籍远洋渔船正在建造,巨大的船体已现雏形。

  距离珠海1万多公里,非洲西部国家毛里塔尼亚境内,一个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渔业加工基地即将全面建成,预计年加工能力2万吨以上。

  只待这6艘渔船下水,珠海史上首个本土企业组织的远洋捕捞队就将奔赴非洲,预计于今年底开始,在毛里塔尼亚海域开展捕捞作业。

  这支船队来自珠海首家远洋渔业公司——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港兴公司”),该公司注册于2014年底,其申请建造和购置的8艘远洋捕捞渔船已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

  据了解,远洋捕捞分为远海捕捞、大洋捕捞和过洋捕捞。远海捕捞的作业范围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大洋捕捞的作业范围在公海之上,过洋捕捞则是指通过协议到他国海域内进行捕捞生产。

  东港兴公司所从事的便是过洋捕捞。公司首先要与毛里塔尼亚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获得该国的捕捞许可,然后向我国政府部门申报,最终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后,即可前往毛里塔尼亚从事捕捞。

  该公司董事长李启图介绍,船队从广东出发后,将耗时40天左右,才能到达毛里塔尼亚,此后便长期在该国海域捕捞生产。

  在申请远洋捕捞之前,东港兴公司已经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渔业加工基地,因此船队可以频繁靠岸,船员大约每隔两三天便可回港休息。

  “虽然可以经常上岸,但是毕竟离家1万多公里,船员回家还是比较困难的。”李启图说,“我们的员工过去之后,除非特殊情况,一年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大约休息1个月。回国必须坐飞机,交通成本很高,光往返机票就要1万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里塔利亚的加工基地,已有部分厂区投入生产。“我们招收了60多名当地的工人,他们性格淳朴,和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李启图说。

  另一支远洋捕捞队也正在积极筹建中。2015年11月,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结合洪湾中心渔港建设,投资1亿元注册成立了珠海海控远洋渔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格力地产的全资子公司,正与相关远洋渔业企业洽谈筹备组建远洋船队。

  据珠海海控远洋渔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强介绍,公司主要致力于远海捕捞。“珠海现在有一些渔船是具备远海捕捞能力的,我们希望把他们组织起来,力争今年底建立起一支远海捕捞船队。我们的一期目标是,利用3至5年时间,组织一支规模为10至20艘渔船的远海捕捞队伍。”

  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渔业科科长梁国平介绍,按照目前计划,到2020年,珠海远洋渔业捕捞船队总规模将达到50艘,其中,在西非个别国家的远洋渔业项目渔业捕捞船队总规模达到20艘。

  2 发展远洋渔业地理优势逐步显现

  珠海毗邻南海,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但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锐减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家族从事海洋捕捞业已经有二三十年,从小木船做到了现在的大铁船,装备越来越先进了,鱼获却越来越少了。发展远洋渔业也是我们公司的必然选择。”李启图说。

  实际上,早在1994年,为了开发远洋渔业资源,珠海曾组织了6艘渔船挂靠在广东省远洋渔业公司,远赴到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海域进行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掀开了珠海远洋渔业的序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船队未能坚持,致使珠海远洋渔业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22年来,远洋渔业的梦想一直萦绕在珠海渔业人的心头之上。

  时机越来越成熟。2012年以来,国务院、农业部、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加大力度扶持远洋渔业发展。

  今年5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捕捞业转型升级,逐步压减国内捕捞能力,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从渔业发展本身来看,渔船装备的现代化、自动化,渔业船员的专业化,渔业生产的规范化、生产安全的迫切性,以及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都要求加大力度发展远洋渔业,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海洋渔业局捕捞处处长于培松表示。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国与东盟和南太平洋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入,珠海发展远洋渔业的地理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当前,大洋性国际渔业资源开发殆尽,国家对大洋性项目实行控制。但过洋性远洋渔业仍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尤其是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珠海地处东南沿海,很显然,与东南亚、南太岛国在远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贸易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梁国平说。

  于培松表示,在全省格局中,珠海的水产养殖业有技术有亮点,但海洋捕捞业其实还有待提升。 “不过我认为,在发展远洋捕捞业方面,珠海却比传统的渔业大市有明显优势。因为远洋渔业的发展,远远不是简单的渔业捕捞的发展,而是综合型人才的介入、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和产业链的发展。”

  在于培松看来,珠海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地理位置上。“与广东省传统渔业大市江门、湛江、阳江相比,珠海聚集了一大批上市公司,金融资源丰富,更有横琴自贸区的政策优势,而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珠海也更强,这些优势将为远洋渔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3 风险难预料,船员老化成困扰

  随着实践的深入,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也不少。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全球生物资源开发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社会对公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日益严格,重要渔业资源捕捞配额已阶段性分配完毕,我国掌握的公海渔业资源配额也已几乎分配到发达省份,对大洋性渔业开始适度控制。”梁国平表示,“而随着沿海国家入渔条件的日益苛刻,过洋性渔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成本。”

  远洋渔业的风险更是难以预料。自然灾害、渔业资源变化、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全球局部武装冲突、入渔国社会动荡、政策变化以及海盗行为也会对远洋渔业生产秩序和船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我们选择毛里塔尼亚,也是经过多重考虑的。它的渔业资源丰富,国内政局比较稳定,与中国也有着不错的外交关系。但我们还是承担着非常多的风险,比如汇率的变化、市场的波动,都可能让我们蒙受非常大的损失。另外,还有人员管理上,我们要尽全力避免员工在当地违法。”李启图说。

  而当前最让李启图头疼的,是船队的招工。这些渔船每艘配备1名船长,一名轮机长,还有8名普通船员。他说:“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招齐了船长和轮机长,但普通船员仍未配齐。”

  “我们开出的工资比国内高不少,普通船员一年能拿到10多万元,但是招人依然很困难。一方面,我们的要求高,特别是心理素质差的、不服从管理的,我们也不敢要;另一方面,愿意吃苦的年轻人少,毕竟长期在海上风吹浪打,每年还只能回家一次。”李启图有些无奈。

  渔船招工难的问题,也让梁国平颇为担忧。他指出,如今沿海渔区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捕捞工作,新补充的船员多是内地农民工,并不能熟练操作现代捕鱼装置,造成船员队伍老化严重,知识结构偏弱,捕鱼技能下降。

  “虽然使用外籍劳工,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成本,但是手续繁琐,且易产生纠纷,严重的还会引发国际争端。”梁国平说。

  他认为,如果企业规模小、资金链难以保障,加之渔船装备落后、综合开发能力弱的话,很难在远洋渔业中取得竞争优势。

  4 致力远洋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

  面对远洋渔业的各种难题,珠海有何破解之策?

  关于招工难,李启图认为,关键是珠海现有船员缺乏远洋经验。他建议,政府及行业协会可以牵头组织,为船员办培训班,讲授远洋捕捞的相关技能和管理制度,对于考核通过的,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如果能更进一步的话,我认为珠海可以做一个创举,创办船员学校,专门搞船员培训。珠海船只众多,船员规模庞大,应该说是有这样的条件和需求的。”李启图说。

  而在于培松看来,船员欠缺其实算不上大问题,省海洋与渔业局已有计划,将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为珠海培训高素质的船员队伍。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第一产业人员的稀缺,而是综合型、有国际视野的经营人才欠缺。远洋渔业的发展,不是扩大规模的发展,而是鼓励整合兼并重组,引入大企业集团参与完善产业链的发展。”于培松说,珠海市现阶段介入发展远洋渔业,可以致力于延长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充分将远洋渔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单要把产中的远洋捕捞、水产养殖等做好,还要把产前供给和产后加工、流通、销售等做得更完善,更要在国内外建立基地,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实现互利共赢、互通互联。甚至可以利用渔业“走出去”作为一个窗口,带动其它行业走出去,在国外站稳脚跟,为“一带一路”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而珠海也确实有条件实现远洋渔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在建的洪湾中心渔港已规划预留了远洋渔业基地用地,将为珠海远洋渔业价值链上下游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并逐步打造成华南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我们在提升远洋船队的装备技术水平,提高远洋捕捞生产力的同时,要把远洋渔业产业链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水产品冷藏、加工、贸易等,全面提升产业的质量效益。”梁国平说。

  ■焦点

  ●远洋渔船和近海渔船有哪些不同?

  由于远洋捕捞成本高,要想实现利润,就必须提高捕捞效率,这就对船只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东港兴公司即将前往非洲的渔船为例:

  首先,价格更贵。一艘近海渔船的价格为数百万元,但远洋渔船则在千万元以上。

  其次,体积更大。近海渔船以40多米长度的居多,但远洋渔船则在50米以上。

  第三,仪器更先进。为减少成本,声呐探鱼设备必须更先进。

  第四,速度更快。发现鱼群后,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捕鱼,这就要求船只速度够快。近海渔船速度多为8至9节(1海里/小时即0.514米/秒),远洋渔船则达到了10至11节。

  ●珠海渔船远赴非洲能捕到什么鱼?

  远赴非洲以西海域捕鱼,珠海渔船能收获什么特殊品种?

  李启图称,该批次远洋渔船采用围网作业,捕捞最大深度约70米。除了沙丁鱼和一些杂鱼外,经济价值最高的是鳘鱼。

  在我国海域内,野生鳘鱼资源较为稀缺,尤其鳘鱼的鱼肚价值较高。特定品种的鳘鱼,单条价格甚至能上百万元。李启图介绍,毛里塔利亚海域的鳘鱼品种每斤价格在30元至40元之间。

  东港兴公司预计在非洲捕捞的年产量为2万吨。对于低价值的鱼种,东港兴公司的非洲加工基地会直接加工成鱼粉。而对于高经济价值的品种,非洲加工基地会将之冷冻处理,除少部分在当地销售外,其它的用集装箱运回珠海,利用洪湾中心渔港,向全国销售。

  李启图也表示:“欢迎国内有实力的公司参与合作,共同利用好非洲渔业加工基地这一平台,促进国内渔业捕捞产能‘走出去’。”

  ●22年前远洋捕捞为何未能持续?

  珠海22年前就开启了远洋捕捞的历史,却为何仅实施了一次便长期搁置?

  梁国平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珠海渔民缺乏远洋捕捞经验,不习惯于这种作业方式,表现为总体鱼获不多、思乡情绪浓厚等;第二,彼时珠海近海渔业资源还甚为丰富,渔民在家门口就能赚不少钱,何必远赴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第三,当时没有海外基地,产业链条被国外控制,用什么饵料、要什么鱼、要多大的鱼,全是国外说了算,利润也就大幅缩水了。

  ■纵深

  老渔民追忆22年前的远洋捕捞生活

  “天天金枪鱼,一顿吃一斤”

  “那是我捕鱼生涯中最自在的一段日子。”八旬老人郭容喜满头白发,回忆起22年前那段远洋捕捞的经历,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比近海捕捞轻松多啦!”

  1994年4月,为了开发远洋渔业资源,珠海组织了6艘渔船挂靠在广东省远洋渔业公司,远赴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海域进行金枪鱼延绳钓作业。

  整个捕捞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年,在那片海域上,郭容喜也整整漂了一年。

  彼时的郭容喜已经58岁,作为个体户,他承包了两艘渔船参与其中。“之前在电白听渔民说,外面的鱼更好更值钱,加上省里也很支持,所以就决定去了。”

  当时的船队中,郭容喜还不是年纪最大的。有个经验丰富的伙计,都70岁了,还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捕捞。

  船只从珠海出发,路过台湾、关岛。郭容喜记得很清楚,到关岛时,船只已经航行了7天7夜,随后继续航行了大约20天,才最终抵达马绍尔群岛。

  到达指定海域后,船队立即开始了钓鱼作业。每天下午3点到5点放钓钩,大约要花两个小时。之后就可以休息了,第二天早上6点多再起来收钓。如果鱼获多,大家就要忙到上午11点;如果鱼获少,10点就可以收工了。

  “一天放一次、收一次。空余时间其实蛮多的,比近海捕捞轻松多啦。”郭容喜笑着说。

  虽然空闲时间多,但大家在船上也只能通过扑克和麻将消磨时光。“不过我们也没觉得太无聊。”

  期间,郭容喜和其他船员也并非完全不能上岸。当船队的鱼获达到4至5吨时,船只就会前往马绍尔群岛的港口交鱼。这些鱼被运送至关岛或夏威夷,然后空运至日本销售。大约每隔七八日,船员们就可以趁着交鱼的时间,登岛一次。

  “背井离乡太久不想再去了”

  远洋捕捞期间,船员们很少吃到蔬菜,但“高档”海鲜却是家常便饭。

  郭容喜比划着说:“那里的金枪鱼很大,我钓到过100多斤的,还有渔民钓到了200多斤的。15斤以下的,收鱼的老板都不要。”因而那些小的金枪鱼,就成了船员们的美味。

  “金枪鱼肉蘸上酱油就可以生吃。那里的鱼肉质非常好,我几乎每天中午都吃金枪鱼,一顿可以吃一斤,晚上就随便扒两口米饭。”郭容喜笑着说,“要是在近海捕鱼,我们哪舍得这么吃啊!”

  但久而久之,离乡万里的船员们还是忍不住地想家。“我们人人都想家,都想赶紧结束了回家。但这种情绪并没有影响工作,实在想家人了,船上有通讯设备,可以给家里打电话。”

  那一年的远洋捕捞,让郭容喜的收获颇丰。“我的两艘船收获最大,一共净赚了差不多300万元,其他船的收益一般只有60多万元。回到广东后,我雇的船工每人分到了84000元。这些收入,在那时可以说是非常高了。”他说。

  第二年,收鱼的台湾老板邀请郭容喜再去马绍尔群岛作业,但被拒绝了。此后的22年间,珠海再也没有组织过远洋捕捞。

  “主要还是觉得太远了,背井离乡太久,就算有那么多钱,也不想挣了。”郭容喜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