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珠海

新浪广东>珠海>正文

珠海大剧院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拟年底进行首演

2016年09月20日 07:58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珠海大剧院进行灯光调试。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珠海大剧院进行灯光调试。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上周,珠海大剧院官方微信公号发出“全城招募艺术志愿者”的消息,宣告珠海大剧院即将隆重开幕。这个被誉为“日月贝”的珠海新地标,今年8月底就披上了五彩灯光,引发珠海市民竞相猜测:“贝壳”亮灯了,离正式开放首演还会远吗?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实地探访项目现场获悉,珠海大剧院已经处于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将于10月底前完工,而备受关注的首演预计在12月进行。

 5万盏LED灯点亮大小贝壳

  开工建设至今已逾4年的珠海大剧院,其“生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备受期待和瞩目。这个享有“日月贝”美称的珠海新地标建筑,今年以来不断向外界发出正式开放的信号,引发市民猜测。

  “原来你是这样的珠海大剧院!”8月24日晚,“日月贝”双曲面幕墙身披白、红、黄、绿、蓝五彩的灯光,瞬间亮起,映照野狸岛,首次灯光调试就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中奔走相告。

  “日月贝”的真实面貌究竟怎样?记者近日实地探访项目现场。

  从情侣路横跨一条长度近400米的铁桥,与野狸岛相连的一片5.8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两个宏伟的仿生建筑——日月双贝型大、小剧场,体态优美地伫立在蔚蓝的海岸边,分别被冠以“大贝壳”“小贝壳”的昵称。

  过桥之后首先到达的是海韵广场,其与珠海大剧院相邻,目前两侧邮轮状商业楼和电影院也正处于竣工前的紧张施工中。

  从广场仰望,60米高的“小贝壳”和90米高的“大贝壳”凭借造型独特的网格状钢结构,显得蔚为壮观。中建八局工程师李赛闯介绍,29000盏和20500盏LED灯如蜘蛛结网般分别密布在大、小贝壳的双曲面幕墙上,发出斑斓的灯光,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字或图案效果。

  据介绍,未来有可能通过幕墙灯光组成大幅投影,将大剧院内的演出搬到幕墙上,实现互动体验的效果。

  从与海韵广场相连的大剧院裙房区往纵深挺进,以中部大厅为轴线,左右两侧分别通往大、小剧场。李赛闯介绍,为了给市民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中部大厅目前铺设着的安哥拉石材地板已经被抛光打磨,阳光从玻璃和铝合金穿孔吸音板制作而成的顶棚透射进来,视野敞亮开阔。尽管目前仍堆放着不少装修材料,但十几个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清洁作业,紧张的施工氛围透露着工程的尾声已经来临。

 或将在12月迎来首演

  “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设计理念,在珠海大剧院的建筑结构中得到淋漓呈现。

  从中部大厅右转,大贝壳孕育的圆形“珍珠”(即大剧场核心观众厅)——一个地上7层、地下3层的素白建筑,在双层幕墙的包裹下显得格外大气耀眼,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一丝不苟调试,为首演作准备。

  “在正式启用后,这个可同时容纳1550名观众观看演出的大剧场观众厅,将成为整个珠海大剧院的焦点。”尽管尚未正式完工,这个闪亮的大珍珠,已经披上一层星光。李赛闯介绍,大剧场观众厅内部由蜂窝铝板贴和天然木皮组成的顶棚,正处于灯光调试阶段,蔚蓝天空与点点星光在其中闪烁,与花费1000多个工日、历经两遍腻子、三遍打磨、两遍粉刷、上漆等14道工序涂装的天空蓝墙面浑然一体。启用后,歌舞剧、音乐剧、芭蕾、交响乐等大型演出都将在这里上演。

  而在中部大厅的左侧,依偎在小贝壳怀抱里的小珍珠(小剧场核心观众厅),早在今年年初就精装修完毕,其外墙涂上了深浅不同的橙色条纹,内部漆上素雅的白色涂装,墙面异型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组成的垂直条形吸声体材料,将使声音传播均匀,反射柔和,适宜戏剧、先锋剧和时装表演等。

  9月25日,安装在大、小剧场的2000多台定制座椅将开始安装、调试,届时两颗“珍珠”将完成全部的施工作业。“意味着此项工程已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建八局珠海大剧院项目执行经理阮锋日前透露,大剧院目前已完成设备系统调试,精装修也进入收尾阶段,有望在10月底前宣告完工,具备大型演出条件。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对于市民关注的大剧院首演时间,预计在今年12月进行。今后,珠海城建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将负责“日月贝”的日常管理和经营。

  [幕后故事]

1500多个日夜坚守,与珠海大剧院共同成长

大剧院施工难度堪比“鸟巢”

  珠海大剧院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2016年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从广州赶回珠海项目工地的王彩明,一下车就步履匆忙地进入了施工现场,仔细检查精装修的进展。

  时间往回拨至2012年6月18日,彼时大剧院项目正式动工,因为独特的仿生设计理念,“贝壳状的弯扭钢结构,总用钢量达1.2万吨,径向桁架和环向杆件交叉环绕,带来了堪比‘鸟巢’的施工难度”,让许多土木工程学子和工程师跃跃欲试。

  王彩明,就是其中一个。2014年7月,项目动工一个月后,他与60名工程师陆续投身于“这件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业中去”,不断攻破大剧院建设技术难关,斩获多项省部级工法和创新成果。

  然而,1500多个日夜过去了,坚守下来的工程师却不到20人,“我们期间亲历了种种艰难,也与珠海大剧院共同成长”。

60个工程师走了三分之二

  从方案设计到雏形露出海面,再到进入紧张冲刺阶段,日月双贝状的珠海大剧院,从一开始就以独特的仿生美学设计理念,注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将面临重重技术困难。

  与珠海大剧院共同成长的还有一批年轻的工程师。

  2012年7月,时年22岁,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的王彩明,如今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大剧院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并亲历了其中鲜为人知的技术攻关。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初来时都倍感兴奋,觉得这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标式建筑。可是,他们哪知道这其中的苦。”阮锋坦言,珠海大剧院在全球范围都找不到一个可供参照的对标建筑,从项目动工那天起,每一个施工工艺都是探索中前进、突破和创新。

  留下的人需要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阮锋回忆,从4年前到现在,60个陆续来到项目的年轻工程师,“因为工程难度大、施工跨度长等原因,有的人申请调离、转岗,有的人甚至辞职,现在只留下20来人”。

  “仿生贝壳钢结构总用钢量达1.2万吨,径向桁架和环向杆件交叉环绕,整体由向外倾斜2米,逐渐内收悬挑11米,其中异形构件占比超过80%。”阮锋直言,施工难度堪比“鸟巢”。

  作为国内唯一的海上大剧院,濒临台风多发的南海,工程建设时刻面临着气候所带来的风力强劲、空气潮湿、海水腐蚀等考验,特殊的作业环境,消磨着工程师们的激情。

  安全考量也是一个挑战。

  大贝壳环抱着的圆形珍珠(即大剧场核心观众厅),在建筑学术语上,被描述为“由弧形柱、弧形环梁、弧形墙组成的壳状壁式框架结构体系”,其外轮廓竖向弧度从0.48度到20.79度,水平弧度从6.21度到31度,共同环绕组成的双曲面钢骨混凝土结构。“简而言之,在全国范围内都找不到与其结构相似的建筑,先不论如何保证曲面的弧度精确性,仅是建筑材料的运输都非常困难。”王彩明回想,“如果要工人一点点通过脚手架传送建筑材料,一点失误都会酿成意外,后果不堪想象。”

 斩获多项创新技术奖

  难度也带来超越。从设计到施工,珠海大剧院逐渐成为创新技术的摇篮。

  造型特殊的“日月贝”,现场无法搭设塔吊及吊车等起重设备,如何安全高效地运输成了摆在工程师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在项目技术部,王彩明和其他工程师一起,开始在图纸、传统建筑工艺与施工现场中游走,寻找技术变革的可行方案。

  “那段将近1个月的时间,脑子里塞满了图纸和现场测量的三维模型数据,甚至午夜惊醒起来验证力学的模拟。”回想起那段被数据填满的日子,王彩明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数日之后,项目技术部与专家组会商,终于通过仿真力学模拟,研究出“应用大型塔吊柔性附着施工技术”,成功破解施工难题,并专门定制了4条300米长的专用运输轨道,采用“现场拼装”和“高空定位总拼”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大、小贝壳的精确施工。

  自2012年8月17日珠海大剧院浇筑第一块混凝土至今,这个要创建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的珠海新地标建筑,陆续催生出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到二次设计,从概念性设计到多专业交叉的深化设计,珠海大剧院任何一个部位钢结构、幕墙、外观效果搭配的深化和现场样板都要修改8次以上。那颗璀璨的“珍珠”(大剧场核心观众厅),其施工方案的讨论、确定、修改周期就长达3个多月,模拟施工工况达26次之多。

  “其中,工况的模拟是最谨慎的,做1遍通不过,修改;做两遍通不过,再修改;直到第26次,才兼顾到每一个细微的施工细节,找到异形结构施工的最佳方案。”李赛闯回忆说。

  如今,在湛蓝的天空下,“日月贝”的幕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而珠海大剧院这个平台,已经培育出被业界专家认可的7项省部级工法、15项国家专利,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2篇论文。

  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