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珠海

新浪广东>珠海>正文

珠海斗门将打造创新创业之都 企业登记实现电子化

2016年09月29日 07:58 南方日报  评论(人参与
随着“一河两岸”综合开发深入推进,斗门打造十里滨水长廊城市新名片的宜居梦想将照进现实。图为黄杨河西堤路。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随着“一河两岸”综合开发深入推进,斗门打造十里滨水长廊城市新名片的宜居梦想将照进现实。图为黄杨河西堤路。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大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将斗门打造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先行区、美丽宜居生态区、法治建设示范区、健康幸福共享区,全面提升斗门综合竞争力。”

  27日—29日,中共珠海市斗门区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总结过去5年发展成绩,部署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向大会作报告,斗门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马洪胜主持会议。

  周海金表示,斗门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绿色持续发展、开放合作发展、民生优先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全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大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进。

  大会提出,到2021年,斗门要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人均GDP年均增长7.5%,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约2.5%,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 创新强动力

  富山新青产值各达1000亿 高新技术企业将达85家

  斗门富山工业园内,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研究院1000多平方米创新研发(产业化)场地的基础改造工作新近完工,自今年5月运行以来,该研究院已新引进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5个创新平台,帮助园区内坚士制锁等多个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成为斗门创新驱动的重点平台。

  当前,各地均在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斗门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县,创新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创新驱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创新提质是斗门加快发展的关键动力。斗门将把创新提质摆在全局核心位置,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斗门打造成为‘创业创新之城、理想梦想之都’。”周海金说。

  园区扩能增效、企业技术创新、科技金融融合、高端人才集聚将成为斗门创新提质的重要着力点。

  斗门将实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力争五年内区各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达80个,高新技术企业达85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名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建设品牌强区、质量强区。

  园区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的目标,斗门将实施园区扩能增效五年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大力提高“四大园中园”开发建设和五大产业集群发展的质量效益,力争五年内打造一批100亿元级的龙头企业,2个50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全力将富山工业园和新青科技工业园双双打造成为1000亿元产业园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当前,中国中车、瓦锡兰玉柴、玉柴船动、光宇电池等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在斗门集聚,但总体而言全区的创新型企业数量仍然偏少,制约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斗门推进创新驱动的重点。

  按照部署,斗门将以实体经济为发展导向,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小微企业“幼狮计划”,培育一批省、市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民营科技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带动创新型小微企业集群发展。

  2 城乡新格局

  打造“三大组团三江六岸” 畅享“画境斗门山水黄杨”

  入秋的傍晚,越来越多的市民走上西堤路,黄杨河畔正成为斗门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随着“一河两岸”综合开发深入推进,斗门打造十里滨水长廊城市新名片的宜居梦想将成为现实 。

  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斗门城市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城市扩容提质,既是产业发展的内在之需,也是居民生活的迫切需求。

  “城乡协调是斗门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生态是斗门科学发展的金字招牌。”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中,斗门将坚持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统筹各类设施建设,推动发展结构平衡,以生态新城扩容提质为契机,建设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之城。

  斗门将高起点推动新城扩容提质,加快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建设,将尖峰南-白藤打造成“三江六岸”核心风貌和形象展示区、综合商业、商务办公和高品质居住集聚区。以白蕉和斗门两镇入选全国重点镇为契机,打造既能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缓解城市压力,又能服务支持农村、增强农村活力的城镇建设示范点。

  在生态宜居方向,斗门未来将实施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加快碳汇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打造“绿色银行”。

  以协调发展为理念,斗门的新农村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快,资源相当、产业接近的新农村会连片发展,着力打造莲洲镇莲江、石龙、红星、东安村以及白蕉镇鳘鱼沙、南澳、虾山、孖湾和斗门镇上洲、下洲、新乡、南门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

  按照部署,斗门要以开发斗门古镇、网山古村、接霞庄、水松林等精品项目为核心,建成一批集历史传承、文化交流、休闲度假、科普养生于一体的高端项目。同时以黄杨山开发为重点,争创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串联做活金台寺、御温泉等景点,打造“画境斗门、山水黄杨”品牌。

  3 改革新作为

  审批实现“一门式一网式” 企业登记将全程电子化

  随着政策、资源等传统要素优势逐步弱化,如何以改革和开放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成为斗门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开放合作是斗门共赢发展的重要法宝。”大会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坚持依法治区,全面扩大开放,建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

  斗门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供需平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进一步推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方向,斗门将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改革,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在农村综合改革领域,要加快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斗门提出,要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和驻点招商,力争在五年内引进一批投资超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项目。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区域发展,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

  “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周海金表示,要强化主责主业意识,着力解决各级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斗门将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基层党支部为重点,抓好党员思想教育,以坚强信仰、坚定担当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完善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大力提拔重用踏踏实实抓落实、面对困难敢担当、埋头苦干强执行的党员干部,健全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4 民生新图景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2020年建成卫生强区

  “民生优先是斗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斗门将继续加大惠民利民力度,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斗门的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健康斗门的建设水平,斗门将完成市第二中医院、斗门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和区妇幼保健新院、井岸镇卫生院、白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等项目。同时,探索区域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实现分级诊疗和接续性健康管理,完成区镇村三级卫生计生资源整合,构建体育健身等大健康体系,力争2020年建成卫生强区。

  在教育方面,斗门将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白藤东等中小学校新建、白藤湖中学等学校改扩建和二期校安工程,实施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提升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高水平构建绿色交通网络,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成为党员代表分组讨论的热点话题。

  会议提出,要主动融入珠三角西部大交通网络体系,打通往市区、江门和中山等关键节点,建设联系珠中江、辐射粤西、沟通港澳的一体化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区域1小时时空圈。同时,斗门还将高标准推进机耕路硬底化建设,分期分批实施5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和村内巷道建设,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发展。

  此外,斗门还将从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等,提高社会各项保障水平。

  动向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

  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全线贯通,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这座大桥将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深刻影响斗门的区位格局,为斗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斗门迎来了横琴自贸片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发展,港珠澳大桥、广佛江珠城际轨道、香海路和西部生态新区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港珠澳国际都会区加快打造等重大机遇,为斗门加快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和港澳后花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要牢牢把握未来五年这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增强机遇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利用斗门积累的后发优势和宝贵资源,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着力在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改革创新、补齐短板上取得新突破,开创斗门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未来的部署中,以开放视野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斗门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向。大会提出,要主动对接横琴自贸片区建设发展和港珠澳大桥经济,打造珠江西岸的商贸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和港澳后花园。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格局,此次党代会也提出“打造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受到党代表的关注。有代表指出,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斗门的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具有很好的基础,可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错位发展,辐射至珠三角西岸城市群以及港珠澳都会区。

  据了解,经过近年来城乡统筹建设的推动,斗门的村居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乡村旅游取得较大发展。同时,斗门自然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以黄杨山、黄杨河为代表的山水自然旅游资源,成片群落特色鲜明,古迹民俗资源知名度较高,适合发展休闲度假型旅游和乡村体验型旅游,为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的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以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未来五年,斗门将加快北部乡村田园体验区、中部山水养生度假区、南部主题娱乐畅游区和黄杨河景观文化轴的建设,打造珠江水系岭南乡村风情旅游示范区。

  数读这五年

  经济

  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0.4%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62.34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287.3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人均生产总值从4.07万元增加到6.5万元,是2010年的1.6倍。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大关达839.08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农业总产值66.66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外贸依存度从570%下降到269%,三次产业比例为12:53:35,实现了从外资一枝独秀向内外资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转变。

  全区共有各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5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0.4%,占GDP比重从1.1%提高到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72%、53%。

  城市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推进生态新城,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斗门区战略性总体规划、三江六岸示范新镇概念性详细规划等94项规划编制完成。黄杨河“一河两岸”规划、建设、提升加快开展,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规划建设全面提速。

  新增绿地2600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5.2%,获评省林业生态县。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和71.35公里污水管网,井岸、乾务、白蕉、莲洲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南门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夏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南澳村、斗门镇等9个村镇获评省文明村镇。

  民生

  民生支出年均占比达72.39%

  53个村居创建成为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民网上办事终端实现全覆盖。累计投入5亿多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内实现村居污水处理全覆盖。

  一般公共预算投入民生事业发展的支出年均占比达72.39%,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被认定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试验区。

  在全省率先推行并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100%,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万元,是2010年的1.4倍;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

  改革

  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2%

  39条村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65条村集体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开展。“三资”交易监管平台实现镇、行政村全覆盖,通过平台完成交易4492宗,合同总标的额5.49亿元,有效遏制资产资源瞒报漏报等现象。

  连续四年推出“十大改革”,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实现“政务服务到家门”目标;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2%,“三单”管理模式改革荣获市服务创新成果三等奖。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