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展高考报名工作。10日,教育部发布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相比2023年,2024年高校艺术类、体育类、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有了较大变动。那么,这一系列的重要变动释放了哪些信号?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2023年,2024年的高考艺术类、体育类、保送生等主要有五大方面的改革:一是进一步扩大统考范围;二是稳步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三是部分专业改为凭高考成绩录取;四是规范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五是保送生招录更加严格。
教育部指出,2024年,各地要认真落实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部署,进一步加强省级统考能力建设,考试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广东已经实现了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类别省统考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采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面试评分)的形式,戏曲类专业实行省际联考。舞蹈类新增了国标舞、芭蕾舞、流行舞三个方向。体育类统考则在原有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基础上增设健美操、啦啦操项目。目前,广东省已经基本实现了艺体类统考全覆盖。
文化课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是此次改革的显著特点。教育部要求,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类和戏曲类专业、表(导)演类的表演专业、音乐类的音乐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此外,从2024年起,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计划,安排在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参照执行),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所有项目的体育测试全部实施全国统考,高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校考。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对于保送生来说,有关高校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录取至与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2024年起,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少量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就读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选拔培养英语类拔尖人才;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限定就读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相关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五大改革彰显何种信号?
专业与文化并重 上大学没有捷径
此次改革,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长期以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省级统考与校考的关系以及短期效果与长远质量的关系一直是艺术人才选拔过程中统筹兼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艺考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各地各校将有效兼顾上述三对关系,推进构建更高质量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方面取得积极效果。”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指出。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升了文化课的比重。对此,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指出,无论是通过省级统考还是校考进行招生的院校,都提升了高考文化成绩的门槛。“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扭转‘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但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专业与文化并重’。”许锐说,“我们需要标本兼治,既重专业也重文化。在引导提升艺考文化要求的同时,为高水平艺术院校的校考留下了选拔艺术类拔尖人才的破格机制,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高水平运动队选拔的严格,对于完善体育人才的选拔,具有重要意义。“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水平要求等举措,将为我国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和前景,有力完善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选育制度体系。”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表示。
“此次改革传递的重要信息,是摆脱‘功利’艺考,提高培养质量。对于举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来说,必须把招生和培养结合起来,从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出发,加强艺术类专业建设,提高招生标准和培养标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评论文章中表示,对于选择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上大学没有“捷径”,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后,更不能以追求一纸文凭来规划升学与学业发展,必须以提升能力,成为优秀人才来选择专业、规划人生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