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著名导演向一民执导,关注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纪录电影《画布上的起跑线》在广州青宫电影城举行“首映在广州”活动,宣布影片将于六一儿童节温馨上映。

  该片导演向一民,广州市少年宫老师关小蕾,携影片主角卓君、一哲、乐桐到场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教授博导邹小兵,出品方代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崔颂东,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安勇,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以及一众爱心企业、受邀嘉宾和媒体到场支持,一起用爱与温情为电影助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办,广州市慈善会联合主办,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承办,广州市少年宫协办,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深圳华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东照影业有限公司、广州聚智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数谱科技有限公司、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儿童公园等共同支持。

  三人命运交汇

  共奏爱的礼赞

  《画布上的起跑线》是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继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点点星光》后推出的又一电影佳作。全片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以卓君、一哲、乐桐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为线索,讲述三人的命运在广州市少年宫的帮助下,获得别样的精彩人生——卓君和一哲都是自闭症患者,少年宫的融合教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专长。一哲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不断进步,卓君除了担任少年宫助教外还积极备战广州马拉松并最终获得奖牌。而乐桐之前是少年宫学员,她不幸患上骨癌。在父母的陪伴和少年宫老师的鼓励下,乐桐积极治疗,顽强抗争,身体逐渐康复……少年宫的老师和融合教育学员的群像,构成了广州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此外,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在片中参与演唱了歌曲《妈妈我爱你》,清澈而纯朴的歌声将情感推至高潮,令人为之动容。

  据介绍,《画布上的起跑线》采用独特的微信结构叙事,少年宫老师关小蕾、三位孩子的家长,以及导演的网络聊天记录贯穿始终,让影片在日常叙事之外承载更多信息量。卓君、一哲、乐桐的成长日常则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有机结合,中间穿插融合教育群像的白描及采访。独特的叙事节奏,让影片具有现代韵律之美。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影片用亲情、友情、师生情,共奏一曲带着欢快与爱的礼赞。与此同时,少年宫老师们对孩子的耐心和爱成为温暖的底色,同时也展示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教育公平和特殊群体尊严所作的示范和探索。

  真实情感打动人心

  特殊儿童温暖同行

  伴随着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一曲充满朝气的《逐梦》,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党的宣传阵地,通过拍摄该片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特殊群体,助力公益事业、弘扬正能量,既是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责任使命,也是一场为民办实事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对此,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崔颂东表示,《画布上的起跑线》以真实自然的生活形态,赋予最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影片聚焦的是四十年来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日常与坚守,也是广州特殊教育事业、融合教育创新最坚实的基础,最真实的切面”。崔颂东还提到,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做好文艺创作,一要“铸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要“扎根”,立足广州,选取和挖掘最能代表广州精神的题材;三要“互鉴”,发现身边的闪光点,以平凡中的不凡呈现本土精神文化内涵。

  共青团市委一级调研员、宣传部部长麦文辉对影片的上映给予衷心祝贺。他表示,影片主角都是广州市少年宫的特殊儿童学员,融合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召唤与光芒,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与温暖同行。麦文辉还称,此次《画布上的起跑线》全国上映,广州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事业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形成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广州模式。

  光影记录点滴

  生命值得铭记

  随后,《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制片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徐斌,少年宫老师关小蕾,连同卓君、一哲、乐桐等主创上台分享。向一民表示,这次他通过一部温暖人心的电影,记录了广州的点点滴滴,也完成了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徐斌也分享了作为制片人的感受。关小蕾说,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了解这些孩子的可爱之处,在同一片蓝天下彼此相爱。一哲、卓君、乐桐在现场将画作赠予徐斌、向一民及关小蕾,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改善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也离不开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关爱。他们从不吝啬自己的付出,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怨无悔,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理事长戴榕和广州市心友会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林丽娟便是当中的代表。戴榕表示,广州市少年宫累计已让2.5万名特殊孩子受益,“《画布上的起跑线》的主角就是这2.5万名孩子的缩影。这样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故事值得被铭记”。林丽娟认为,有特殊需要儿童这个群体,值得付出更多的爱,希望大家“用爱跨越障碍”,成为平凡而又温暖的爱心公益志愿者。

  爱心传递送祝福

  照亮儿童成长路

  接着,一众领导、导演以及出品方代表在现场进行首映启动仪式,预祝电影上映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继续传递公益温暖力量,让更多人关注有特殊需要儿童,照亮他们的成长路。

  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深圳华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东照影业有限公司、广州聚智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数谱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爱心企业及组织代表,以实际行动组织观影活动,把影片推广给更多的观众,以此表达对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关心和祝福。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与广州市慈善会代表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广州市慈善会常务副会长韦锦坚签订爱心传递协议,将出品方电影票房收益捐赠给市慈善会资助有特殊需要儿童,实现微心愿,并期望人文纪录艺术与公益普惠教育在双向奔赴中不断扩大影响,让公益之美在大银幕上绽放。

  最后,全场观众先睹为快,观赏了《画布上的起跑线》。片中,三位主角用音乐和绘画感知世界,情感在指尖悄然汇聚,世界在画与音乐中徐徐展开,人生的起跑线上始终与温暖同行。不少观众表示影片感人至深之余,也为自己的人生注入了新能量。

  打造文化精品

  展现时代风貌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一直不遗余力传播正能量之声,创作出许多“以光影照亮童心”的精品佳作,并载誉而归。其中,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独立制作与出品的儿童励志片《点点星光》,取材自真实故事,讲述了广州花都七星小学体育老师赖宣治带领跳绳队少年苦练跳绳技能,从小操场跳到世界大赛场,培养出33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十几项世界纪录,以一条跳绳改变命运、连结世界。该片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2019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最受小学生喜爱影片”以及多项国际殊荣,并入选2022年“《光影耀香江》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电影嘉年华”公益放映影片。

  在刚结束的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向一民执导的纪录电影《无音之乐》被授予“评审团特别关注作品”荣誉。该片以“天才”画家陈元璞励志图强的一生为线索——他从小有智力障碍,成年后又饱受精神分裂症与下肢瘫痪的折磨,但他却用灵魂书写、开启了艺术的大门。陈元璞把对音乐的独到理解,留在了一幅幅星辰大海与烟火日常的画卷上,充满创作活力和生命意志力的人生画卷也自此展开。该片采取多视角、多人物的走访形式,观众能跟随镜头,一同追踪、参与、还原陈元璞生前的生活轨迹,每个镜头都有着真实的力量、充沛的情感,无法不令人动容。评审团对该片的点评为“作品中浓郁的岭南腔调使镜头纪实,贴切的音乐使纪录片内涵有了更具韵味的别样读解”。

  公益短片方面,《一只手转动梦想》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运用艺术表达,讲述了广东独臂少年张家城笑对命运,拼尽全力,用一只手“转动”篮球梦的故事。该作荣获2021中国广告业大奖黄河奖“公益人物广告作品”银奖,以及广电总局“2020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电视作品。接下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将携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继续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传递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多深入生活、纪录真实的文化文艺精品,展现当代广州的新时代风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融合教育“做实事”

  “广州温度”暖人心

  广州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关注这些儿童的成长,扎实做好有特殊需要儿童保障工作,希望能为孩子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广州是最早倡导并实践融合教育的城市之一,并通过特殊儿童艺术融合教育取得了不俗成绩,成为国内特色融合教育探索实践的标杆。时至今日,在各级政府单位、环境资源的支持下,广州既展现出城市对特殊需要青少年的包容力,也昭示了广州在特殊教育工作领域的前瞻性。

  今年初,由团市委牵头、广州市少年宫具体实施的“关爱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免费融合教育课程和公开课活动”项目入选“2023年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该行动计划包括面向特殊少年儿童的“融合教育成长计划”、面向特殊少年儿童家长的“融合教育互助计划”、面向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融合教育种子计划”、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的“融合教育伙伴计划”以及面向热心公益市民群众的“融合教育服务计划”五大部分组成,搭建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公益平台,打造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有效模式,助力广州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据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在维护有特殊需要儿童权益方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已成功创建“全国儿童综合康复实践科研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全省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等,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进一步提高温暖人心的“广州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