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新能源行业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以及产业链企业的20多位代表在中创产业研究院、广东材料谷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CVC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凯”),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亦一同前往参观,并与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黄鲲展开对话,了解第三方检测机构眼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动力电池产品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企业改善之道。

  威凯成立于1958年,是专业从事认证评价、检验检测业务的独立第三方质量技术服务机构,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其相关产品领域权威的检测实验室之一,能够为企业提供包括标准制修订、检测、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第三方专业检测评估有何作用?

  黄鲲: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第三方检测评估,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 一、检测认证是快速打开国际贸易中技术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假设车企的产品想进入欧洲或其它特定的市场,那该产品就得达到欧洲当地市场的E-MARK法规及技术要求,进行相关的检测,提前进行模拟检测能让车企针对自身产品查漏补缺,使其顺利进入相应的市场。
  • 二、为消费者进行质量把关。因为新能源汽车性能属于新生事物且专业性强,消费者可能了解不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提前把关,可以为消费者营造高质量的市场环境提供一定保障。
  • 三、通过第三方检测的产品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我们会不定期举办发布会,并且在不同渠道向社会公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性能状况、检测结果,这样既可以给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资讯与知识,也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质形象。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目前,新能源汽车进行的检测有哪些内容?哪些企业在威凯进行过这方面的检测评估?

  黄鲲:我们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传导充电系统/ 车载充电机(站)、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充电连接装置/ 充电接口,及电动汽车整车EMC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测试,并且提供电设施相关产品的联盟标识认证、CQC认证、委托测试等服务。

  目前已有一些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充电桩生产企业进行过这一方面的检测评估。也有一些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个人把一些新能源汽车或充电设施交给我们进行检测评估。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依据多年的检测经验,你觉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存在着哪些普遍性的问题?原因何在?

  黄鲲:问题还是不少的,普遍性的有:汽车的电磁电容辐射过高;汽车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动力电池容易使用过热;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虚标,送检产品与实际量产产品的差别尤其大;动力电池循环性能较差,容易衰减过快;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互联互通存在问题;电池安全性有缺陷,有些电池在做实验时就起火爆炸。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对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企业的研发体系不够完善,生产工艺有待改善,对新产品的验证不够充分,对产品安全风险的把控不足。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有轻浮急躁的情绪,再加上个别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过早地把尚未完善的产品投放向市场,造成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失望和不信任。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能否给车企和消费者一些好的建议?

  黄鲲:我对企业的建议有二:

  • 一、研发应该是成体系的,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预想到各种极端不利的条件,并针对这些不利条件去逐一改善。
  • 二、加强验证,包括企业自身做的性能认证和法规性的验证。当然,这都需要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生产周期。但企业不能因此而省略验证的步骤,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企业品牌负责。有关部门也有意识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扶持高端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对消费者的建议是,大家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应该了解清楚车的各项性能,尤其是配套动力电池的制造商、能量密度、使用寿命、材料构成等。

  我个人还是建议购买市面保有量较多的车型,因为数量多往往意味着车辆的售后服务更完善。另外,消费者也要积极去了解车型的上市历史和新闻,如果该车型的车之前发生过自燃、爆炸等事故,那购买时就要多加小心了。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上需要着重完善哪些方面?

  黄鲲:我觉得是三个方向吧。

  一、提高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这包括了购买的便利、充电的便利、维护保养的便利。

  二、提高新能源汽车综合性价比,例如电动汽车使用周期之中,首次购置成本比同档次燃油车不能贵,其使用综合花费应该比传统燃油车更便宜,这需要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和更低的电费价格。电池循环寿命需要达到和传统燃油车同等里程数。

  三、提高安全性,安全是底线。其中电池的安全性是重点提升的方向,这就要从材料、工艺、匹配分容、BMS系统的完善等方面加强了。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则是重中之重,作为电池的多层保险开关,BMS必须具有高敏感性,这就需要BMS系统在软件和硬件性能上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BMS的主要硬件,即芯片的性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后,提升空间主要在软件方面,尤其是基础数据库的完善和算法上的优化。电池生产企业如果自身研发能力有限,应尽量购买好的BMS产品。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觉得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去找专业的BMS生产企业购买产品,比自己研发BMS效果可能更好,同时,BMS的功能安全评估也应该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