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绿色发展定力成就惠州蓝
1月25日,环保部发布了2015年12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惠州排名第二,达标天数比例为100%。“惠州蓝”持续位居“全国十佳”的背后,是惠州坚持绿色发展定力,大手笔、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每年投20亿元治水、20亿元种树,擦亮了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名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惠州以改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为抓手,力推“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一大批乡村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一组数据展现了成效。“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推动惠州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第三方评估中名列珠三角第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新建47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中,惠州完成森林村庄建设165个,村民抬头见绿、出门见青……
“生态优势是惠州的最大优势,绿色发展是惠州的最大潜力。”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要内容,惠州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定力,不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力争2017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进一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清洁先行共配备农村保洁员9333名
农村卫生环境,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如今,惠州越来越多农民感觉到,周围的卫生改善了,环境美,生态靓了。
环卫基础设施多起来了,农村垃圾有人清扫了……这得益于惠州力推“美丽乡村·清洁先行”行动。而这背后离不开该市对农村环境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以及农村环境卫生常态化清扫保洁人力、物力的全方位支撑。
数据显示,5年来惠州累计投入资金26.4亿元用于保障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全市1053个行政村共配备农村保洁员9333名,建成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环卫基础设施,完善了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其中,博罗、惠东、龙门已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博罗县被省评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达标示范县。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表示,美丽乡村是美丽惠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模式的支撑下,“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有了坚强后盾。以农村保洁员工资补助为例,为保障每一个自然村至少配备一名保洁员,实现农村垃圾每天有人清、有人扫、有人运的常态化管理,惠州全市共配备农村保洁员9333名,市财政每年安排近6500万元用于保障农村保洁员工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惠州市财政还拿出3700万元对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实施奖补。其中,近三年新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按处理能力每100吨/日奖补100万元;新建成垃圾中转站每座奖补20万元;对县(区)生活垃圾收运整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街道)每个奖补20万元。
清水治污生活污水处理“一镇一厂”
在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光镇村,15个花园式污水处理小湿地,栽植着花叶芦竹、美人蕉等。这是该村正在推广的全生态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
自开展“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以来,在财政资金的扶持下,惠州很多村都开始尝试采用无动力“分散式人工湿地+生态沟”生态处理系统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效果很快显现出来。
“以前村里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平陵镇光镇村干部说,由于该村人口多,又紧邻圩镇,村内饮食店众多,以前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近年来,当地政府协助筹集了300万元资金,通过建人工小湿地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难题。
在惠州,越来越多农村建了人工湿地系统及管网,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引到人工湿地,经过微生物和植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反应,原来浑浊发臭的污水变得无色无味、清澈透明。
截至去年底,惠州全市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一镇一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6%,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有效控制了生活污水进入自然水体,推进了全市水环境状况的持续改善。惠州还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工作重心从城镇一级逐步转移到村一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477座,预计今年可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与此同时,惠州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00亿元整治市区14条河涌,如今全面完成了金山河、青年河的综合整治,望江沥等多条市区河涌整治正在推进中。此外,惠州还启动了63条镇级河涌整治。一条条河涌正在“蝶变”,从原来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变身美丽水景观。
如今,惠州全市水环境保持稳定优良,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全省最佳,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
绿满家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
入村有景观路,村内有小公园,围村有绿化带,村边有风景林……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以来,这样的“森林村庄”在惠州越来越普遍。
2015年,惠州市、县两级投入资金3529万元,全面推进公园下乡、环村绿化带、村庄风景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不仅提前建成120个森林村庄,各县区自定的45个森林村庄建设任务也已全部完成造林绿化。
惠州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8.84万亩,中幼林抚育55万亩,育苗2455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
森林进城,改变了城里百姓的生活环境;公园下乡,也重塑了乡村的生态系统。“生态绿谷”越来越多,守护了“惠州蓝”,也巩固了“惠州绿”。2014年9月惠州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还坚持“软件”和“硬件”并重,把“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与创建文明村、文明镇、文明县城结合起来,提升农村文明水平,让农村和城市的环境一同美起来,让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步富起来。
近年来,惠州走出一条经济较快发展与生态持续优良、民生持续改善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城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宜居度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也油然而生。前不久,惠州第6次摘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第4次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3次获评“中国最美丽城市”。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未来5年,惠州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扎实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实施市区河涌整治总体规划,着力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建设低碳生态美丽惠州。
猜你喜欢
- 岁末转账高峰银行比拼优惠 网上渠道优惠多
- 评论() | 分享01月30号 08:19
- 惠东山瑶脆柑基地负责人 首获中国种植匠称号
- 评论() | 分享01月30号 08:17
- 惠州海事局海上巡航执法 保障春运水上安全
- 评论() | 分享01月30号 08:01
- 两人停车小解遭打劫 原是内鬼引劫匪
- 评论() | 分享01月30号 08:00
- 寒潮冻坏惠州农户金蛋蛋 造成经济损失8个亿
- 评论() | 分享01月30号 07:58
- 广东或出台控烟条例 网友:能先把烟控了吗
- 评论() | 分享01月29号 13:58
- 北京铁警打掉7人团伙 缴4274张假火车票
- 评论() | 分享01月29号 13:19
- 已投4500万元 惠州2018年建农业综合检测中心
- 评论() | 分享01月29号 08:40
- 这个肥年你该知道的 中国过年传统习俗
- 评论() | 分享01月29号 08:37
- 惠州推增值税电子发票加快互联网+税务步伐
- 评论() | 分享01月29号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