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广州市普惠金融典型推广案例名单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以下简称“金交会”)正式发布,35个案例入选。金交会启动仪式上,在省、市领导的见证下,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局长裴光、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纪委书记邹陵曦对12个入选案例机构代表进行授牌;金交会普惠金融展区同步对入选普惠金融典型推广案例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35个入选案例于6月21日-6月23日在金交会普惠金融展区以案例墙、海报等形式展示。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重视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高速成长,扩面下沉,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活跃,金融服务覆盖率、满意度持续提升。为促进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挥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中央驻粤金融管理部门,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指导下,由广州市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会联合中共广州市金融行业委员会主办第一届广州市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和推广活动。

  案例征集活动设三个类别,一是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是普惠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三是普惠金融惠民利民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申报案例93个,报送单位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区域股权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普惠金融领域相关组织,经过形式审查、内容初筛、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认35个案例入选。其中:

  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类别,入选典型案例15个,入选案例内容体现报送单位通过联动市区风险补偿机制,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路径,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手段,多措并举精准对接小微企业实际诉求,强化对小微市场主体、科创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融资支持,持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类别,入选典型案例15个,入选案例充分体现不同金融业态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创新模式。银行机构针对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创新信贷产品,打造“下沉式”惠农助农机制;保险机构落地多个全国“首单”农业保险,依托科技手段赋能风险减量;区域股权市场率先创设省级乡村振兴板;村镇银行通过“党建引领+结对帮扶”等创新模式支持村镇企业发展;公益小贷帮助果农促进渠道销售,增加助农贷款;金融服务平台联动机构探索建立“金融村官”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加强对“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普惠金融惠民利民类别,入选典型案例5个,入选案例通过打造新媒体矩阵,多渠道多路径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深入推进普惠保险产品创新及推广,打造广州市民专属保险;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立全国首个区县级地方金融调处中心,打造金融纠纷解决新模式等实践普惠金融便民利民惠民,体现普惠金融服务保障民生工作成效。

  本次案例征集与推广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和普惠金融领域相关业态代表机构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做好宣传推广,发挥示范效应,不断提升广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