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网站地图|手机版
江门

新浪广东>江门>财经>正文

中国企业降成本的关键在于政府让利

2016年01月06日 08:59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人参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等作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要降低这些成本并非易事,需推进政府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能源改革、物流改革等改革。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要有让利于民的决心。

  中国企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在过去长时间的繁荣状态里,市场增长产生的盈利覆盖了不合理的成本。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个是企业在提高效率方面缺乏投入,仅凭市场增长就可以躺着赚钱,没有遭遇市场下行周期的考验;另一个是在企业“不喊疼”的条件下,政府增加各种制度成本(以及寻租)以及提高税费没有太高门槛,并且不断累积。

  一旦经济开始进入下行周期,粗放式发展的企业已经来不及通过技术与制度的改进提高效率,只能通过裁员或降低其他支出来应对。但是中国目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力成本不断攀升,这降低了裁员带来的成本压缩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行周期当中,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降低税收以及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的难度很大,经济发展越是困难,地方政府收入压力越大,几乎没有降低企业税收与制度成本的空间。

  中国目前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与人工、融资成本过高同时存在,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79%的企业反映“人工成本快速攀升”,66%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此外,反映“税费负担重”、“招工难”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54%和43%。

  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刺激方案,过多的货币供给以及过多的地产与基建项目形成了一个“泡沫”,当政府不得不收紧依靠债务维持增长的模式之后,“水落石出”的压力骤然增大。上游行业的过剩首先暴露,比如钢铁、水泥、煤炭等。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因为人工成本(工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成本提高)上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大幅升值,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这些产能转入内销行列,加速了制造业的过剩。

  正是这种几乎全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的局面,造成了经济信用风险大幅提高,银行业开始惜贷,民营企业不得不寻求民间融资,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尽管央行开始下调利率,但对中小企业而言无济于事,过高的信用风险以及过高的中介成本,导致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这已经与银行利率无关了。

  要降低企业成本,首先要降人工成本,目前绝大部分企业“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要把这一部分降下来,减少企业压力。至于社会保障支付压力过大,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应该全部靠就业者支撑,政府应该用国有资产划拨和国有企业分红支持社保,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国家的社保欠账应该用国有资产来填补,必要时甚至应该减少行政成本来补贴社保基金。

  其次,要削减税费。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达17%,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上各种收费,企业的综合税费负担较重。现在的问题是,为企业降低税费的道理都懂,但政府至今并未采取减税的政策,因为经济下行时财政收支压力也很大,现在政府面临是苦自己还是苦企业的选择。

  至于财务成本过高,主要是产能过剩背景下信用风险过高的体现,需要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去库存、去产能,减少落后的供给。这些落后的过剩产能还干扰价格,冲击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当市场减少了供给,那些更有效率的企业才会活起来,信用风险才会下降,融资成本才会降低。

  我们会发现,真正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都需要政府付出。其中的关键在于,用国有资产填补社保欠账以及清理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如果政府“舍不得”采取行动,那么,经济下行的风险就会越高。因此,改革是与时间赛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