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伍氏望族:百载行商梦华犹记 汇通中西代有儒风
伍姓是我国常见姓氏之一。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伍氏人口居第12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其中,超过八成的伍氏族人分布于长江流域与华南一带,尤以湖南、广东、四川三省多见。伍氏后人多奉黄帝之臣伍胥为得姓始祖。传至春秋时期,伍姓成为楚国望族,名人有楚庄王谋士伍参,春秋晚期军事家伍子胥为伍参之后。
伍氏家族与广东渊源颇深。岭南伍氏以广州客村秋官房伍希文为入粤始祖。北宋末年,上柱国、武进士伍氓受命镇守南恩州海防,不幸殉国,其妻麦氏夫人携二子至广东台山斗洞择地而居,遂成为台山等地伍氏始祖。如今,伍氏后人在岭南各地开枝散叶,包括秋官房、柱国房、翰苑房、莆田房、清湘房、荣贵房、天雄房,并称“七大房”。
岭南最显赫的伍氏望族,非清代十三行的“伍浩官”家族莫属。2001年,在美国《华尔街日报》评出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伍秉鉴是唯一一位以商人身份跻身这份名单的中国人。凭借过人的商业远见与胆识,他经营的怡和行远近闻名。同时,作为文化活动的热心参与者和支持者,伍家还深刻影响了近代岭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鸦片战争爆发后,正值家国危亡之际,新会伍氏门下走出了杰出的父子法学家、外交家——伍廷芳与伍朝枢。他们外争国权,内图法治,为民族独立不遗余力。在西风东渐的两百年间,两个伍氏家族恰好成为两个时代的象征:从闭关锁国到独立自强,国家完成了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转型,至今耐人寻味。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梁艺凡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除署名外)
富甲一方
经营有方,慷慨重义传海外
被珠江广州河段四面环绕的海珠区,旧称“河南地”。清代十三行富商“四大家族”中的伍、潘两家族人,曾以漱珠涌为界兴修宅第,毗邻而居。位于同福中路内街的伍家祠道,是过去伍家花园的一部分。罕有的暗红色麻石路面被行人磨得发亮,暗示着它的不凡身世。
“这或许是广州最后一条红砂岩路了。”伍家后人告诉记者,从前伍家花园规模宏大,中央大厅容得下数十桌筵席,位于溪峡大街一侧的漱珠涌直通珠江。如今,昔日的名庄别馆已成陈迹,一座洗尽铅华的“小姐楼”、一方小巧玲珑的“八角井”,可供人追忆伍家的繁华旧梦。
伍家花园的主人之一,是当年“全世界最有钱的商人”怡和行商伍秉鉴。19世纪前期,伍氏家族凭着“浩官”的商号在国际商场叱咤风云。1834年,伍秉鉴的个人资产达到2600万银元,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富可敌国。
坐拥如此庞大的商业财富,这位“全世界最有钱的商人”却给世人留下不少神秘色彩。与传统肖像画不同,英国画家钱纳利笔下的伍秉鉴只露出脸部的四分之三:这位下巴尖削、双颊深凹的老者,神情严肃、内敛而拘谨,双腿交叠的坐姿,却传递出优雅的西式情调。它不仅是浩官的个人名片,更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门望族的象征。
伍浩官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安海乡,乃伍氓的兄弟、南宋文进士伍仕之后。浩官家族以种茶为业。明末,先祖伍典备入粤经商,籍隶南海,卜居西关。“安海伍氏”的名声在伍国莹一代始于岭南显扬。伍国莹曾任同文行潘家的账房先生,以作风稳健、诚实守信、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深得外商赞誉。1782年,伍国莹与侄子伍钊开办行商,取名源顺行。1792年,其次子伍秉钧创设怡和行。
1801年,伍秉钧病逝,由伍国莹的三子伍秉鉴接手业务后,伍家事业继续崛起。1813年,伍秉鉴成为十三行总商。凭借超前的经营理念,伍家与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英、美商人每年贸易额高达数百万银元。伍秉鉴大胆地在美国进行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投资,并一度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最大的债权人。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曾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凡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都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出高价。据说,伍秉鉴深谙商标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肖像附印在货物上。虽然一生没有离开过广州,他的肖像却随着货物走遍了美洲、英国和印度。
“可以说,伍秉鉴是当时不少美国商人家庭的恩人。”康涅狄格大学副教授罗伯特·福布斯介绍,他的高曾祖父早年曾为伍家学徒、后为伙伴,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洋彼岸还流传着一则浩官慷慨重义的故事:一位美国商人因经营不善,欠下伍秉鉴7.2万元的债务,伍秉鉴得知此事,随即把借据撕碎,还送给对方50两银子,帮助他顺利回国。美国还有一艘商船被命名为“浩官号”,可见西方商人对他的敬仰。
雅有儒风
寄怀丹青,储书万签留才名
“安海伍氏”虽为商人起家,却有富而不俗、雅有儒风的一面。伍秉鉴之子伍崇曜喜结文人,轻财好客,“读等身之书,勤焠掌之业”。当时,岭南虽然经济繁荣,但书版绝少,坊间多售科场应用之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伍崇曜在广州城西白鹅潭畔兴建“粤雅堂”,“储书万签,贮酒千斛”。粤雅堂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潘仕成的海山仙馆、孔继勋的岳雪楼并称“粤省四家”。
伍崇曜“遍收四部图书,尤重此邦文献”。他整理、校刻、重印了大批广东地方文献,如《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楚庭耆旧遗诗》等,其中以《粤雅堂丛书》最负盛名。由于著名学者、校勘家谭莹的加盟,伍崇曜辑刻各书错误、舛讹、脱落极少,质量颇高。据统计,伍崇曜一生共计刻书260种、2266卷。“其书终古不废,则刻书之人终古不泯。”晚清重臣张之洞称赞“可决其五百年中必不泯灭”。
伍家对粤剧中兴同样功不可没。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带领梨园子弟起兵抗清,清廷随即通令禁止粤剧演出。风头过后,伍氏家族却以“私宅演剧”为名避开禁令。粤剧艺人在伍家花园创办“庆上元”童子班,成为粤剧复兴的先声。在该班培养出来的武生邝新华的努力之下,八和会馆得以重建,官府也逐渐放松了对粤剧的禁令。
作为广州最早的一批戏院,河南“大观戏院”的兴建也有伍家的一分力。粤剧是富有革新精神的剧种,大观戏院则是粤剧革新的发源地之一。革命党人陈少白创办的“采南歌剧团”第一场演出,便在大观戏院举行。而杂用西洋乐器、添设布景、“全女班”的出现,也多在大观戏院率先尝试。
岭南画派的孕育也与伍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清代以来,商业繁荣的广州,本身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书画市场,伍氏家族就是这个市场的重要支撑者之一。”中山大学教授章文钦介绍,自伍国莹之子伍秉镛始,伍氏家族中诗人、画家代不乏人。直至近代,伍懿庄是著名岭南画家居廉的得意弟子。他的父亲伍延鎏、叔父伍金城、兄弟伍乐陶,皆能书画篆刻,各有成就。
伍懿庄好金石考古,精鉴书画,收藏宋、元画迹甚富。为了一睹伍家所藏名迹,家境贫寒的同门高剑父曾居留伍家临摹画作,并受伍家资助留日,奠定其日后开创岭南画派的艺术基础。伍懿庄的从侄孙女伍佩荣,曾师从高剑父,加入春睡画院,作品获得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牌奖,与张坤仪、郑淡然并称为“岭南画派三女杰”。
伍家也将部分财产用于地方公益事业。早在嘉庆年间,伍秉鉴等行商捐金数千,在十三行设“种牛痘局”,给饷钱奖励老百姓接种,救活婴儿甚众。1834年,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在广州开设第一间西医诊所,得到了浩官的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也曾经由伍秉鉴介绍,接受伯驾的西医治疗。伯驾为中国内地培养了最早一批西医人才。而他所开设的医局,成为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一段中西交流的佳话,就此铭刻在十三行历史之中。
家国春秋
致力共和,法治卓识世流芳
鸦片战争爆发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十三行逐渐走向没落。1843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伍秉鉴一人承担了100万银元。同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十三行不再享有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十三行为进攻广州的英军所炮毁,曾经的繁华付之一炬。
在浩官家族走向衰落之际,历史的机缘却成就了岭南另一个伍氏家族的传奇。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东侧山坡上,有一座风格别致的墓园:墓园中立一十字形墓亭,墓亭顶部为拱形;位于墓亭之侧的人物坐像,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马褂,端坐于沙发上,目光如炬,文质彬彬。他就是中国“自费留学第一人”、第一位法学博士、大律师伍廷芳。
伍廷芳祖籍侨乡新会,生于新加坡,亦是伍氓柱国房之后。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接受传统教育,伍父在伍廷芳3岁时举家迁到广州定居。不过,年少聪颖的伍廷芳却对科举兴趣索然。1856年,他前往香港圣保罗书院求学,走上与传统仕途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近代教育改变了伍廷芳的视野。1874年,他赴英攻读法学,毕业后回港担任律师,并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议员,为当地华人权益积极奔走。然而,伍廷芳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祖国,不久被李鸿章征为幕僚。此后14年间,几乎所有重要的内政外交活动都出现过伍廷芳的身影。他在自己拟定的民刑律草案中,提出废除酷刑和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先进主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浩官家族相似,伍廷芳的一生游走于东西方之间,辛亥革命也将两个伍家紧紧相连。”伍浩官家族后人伍凌立告诉记者,伍家花园是当时革命党人活跃的基地,而伍廷芳曾在武昌起义后,参与南北和谈,为共和积极奔走。在张勋复辟、第二次护法运动期间,伍廷芳对各方军阀一概拒不合作。弥留之际,他仍嘱咐儿子“护法本末,昭示国人”,“无一语及家事”。在为伍廷芳所写的墓志铭上,孙中山不禁发出“知公弥深,敬公弥笃”的肺腑之言。
伍廷芳之子伍朝枢子承父业,才气过人。西方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他,曾名列英国大律师考试榜首。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他为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治外法权”不遗余力。深谙中国幅员辽阔、施治困难之弊,伍朝枢并未恋栈高位。他曾穷数年之功,对县镇规划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欲投身边区开发。可惜的是,正当伍朝枢静候时机,准备一展抱负之际,却因病猝逝于香港,年仅47岁。
伍朝枢逝世后,与其父伍廷芳合葬。建立司法独立、外交平等的现代法治国家,可谓二人毕生之夙愿。伍氏父子以独立自尊的人格精神、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的历程。他们的理想与卓识,至今仍在焕发着不朽的光辉。
专家访谈
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伍氏家族
受访专家:章文钦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中山大学中外关系史教授)
南方日报:作为十三行行商“四大家族”之一,伍家在商业上体现出哪些突出的个性与才能?
章文钦: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封建官僚势力、西方商业殖民势力、包括行商在内的中国商人势力彼此角力。善于协调“官与夷”的关系,是十三行行商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伍秉鉴、伍受昌、伍崇曜父子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文献记载,伍秉鉴“多财善贾,总中外贸迁事,手握资利枢机者数十年”。伍秉鉴具备卓越的国际视野:潘振承开创了国人使用汇票交易的先例,伍秉鉴则更进一步,请美国商人作为代理商将货物销往国外,同时拿出部分资产进行投资,每年收取股份分红。伍秉鉴还以其信用、慷慨的商业品格享誉海外。
南方日报:伍家是多领域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如何评价伍家塑造近代广东文化所起的作用?
章文钦:从“种牛痘局”到彼得·伯驾的“眼科医院”,在西医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伍家作为行商首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他们对西方文化与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作出的贡献值得肯定。然而,儒家传统文化对伍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他们经商致富后,就鼓励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伍家族人能诗能画,伍秉镛、伍元华、伍崇曜、伍延鎏、伍德彝、伍佩荣是其中的代表。伍家尊师重教、崇文兴学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谭莹是当时广东著名的文化学者,伍崇曜对之礼遇有加。后人伍德彝则曾参与创设南武中学。伍氏家族开创了富商善待文化人的范例,这使他们在商业衰落后,仍能将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
南方日报:今天,当人们再次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时,伍氏家族历史留下了哪些重要的遗产或启示?
章文钦:十三行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有正面价值,也存在局限性。清代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都是从十三行的历史开始的。从客观来说,一方面,伍家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十三行这样一条连结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纽带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伍家等封建官商处在清代腐败的封建官僚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侵华势力中间,其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清初广东著名诗人屈大均有“洋舶通时多富室,岭门开后少坚城”的警句,预见了100多年后鸦片战争的屈辱历史。这是我们介绍十三行和行商家族的历史所不能忽略的。我们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吸收对国家民族长远发展有益的东西,这也是十三行的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启示。
伍氏名人
[伍延鎏](1839-1908年)
字金泉,号少溪,番禺人许玉彬弟子。伍延鎏收藏书画甚富,广交名流,擅画山水,笔气磅礴,仿吴镇、石涛,中年后专写墨梅,因自号“梅盦”,自绘梅谱十六帧,诸家笔法均备,名人题咏甚众,作品深得张之洞、梁鼎芬的称许。伍延鎏也善于作诗填词,有《浮碧词》传世。他曾参与居廉、居巢的诗画雅集,包括《瑶溪二十四景诗》的唱和、居廉《得寿图题咏》等。
[伍德彝](1864-1928年)
字兴仁,号叙伦,又号懿庄,伍延鎏次子。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伍德彝自幼喜收藏古玩书画。他交游甚广,尤喜结交诗人、书画家。伍德彝不仅擅长书画,而且对诗词篆刻认真钻研:他能写诗,词宗姜夔;画风兼蓄董香光、吴仲圭、王白谷、恽南田、陈道堂诸家;行楷则摹仿黄山谷;篆刻摹仿石鼓文;隶书仿效石门颂、华山碑;印刻以丁纯丁为师,著有《松苔馆花甲酬唱集》。1906年,他与何剑吾等在海幢寺内创设南武中学,并出任图画教师。
[伍嘉齐](1882-1934年)
号希吕。伍嘉齐少时入读格致书院习古文辞,后肄业于岭南学堂,继赴美国习土木工程科于伊露奈大学及敖夏敖牛顿大学,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伍嘉齐崇尚实务救国,曾任广州民政司土木课总工程师、广东省长公署技正、川汉铁路工程师、广州市工务局技正兼设计课长、广东粤汉铁路韶平段工务处处长等职。由于兵荒马乱,一度无人担任广州市工务局局长,为使局务不致停止,伍嘉齐自荐出任该职;任职期间,他参与广州西濠规划建设,使西濠道路(今人民南路)繁荣为广州市之冠。
[伍佩荣](1910-1979年)
民国岭南著名女画家,曾师从高剑父、谭华牧,技法中西汇通。1931年参加万国博览会,获得金牌奖,继而参加第一、二届全国美展,蜚声海内外。抗战期间,伍佩荣通过义展参加各地赈灾纾难之举。她曾参加会考,获香港大学英文优异奖,译有《近代西洋画家毕加索自传及其理论》,1949年出版个人画册。
[伍丕武](1921-1953年)
早年在广州广雅中学就读,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伍丕武在延安堡青年训练班第十三期学习,后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就读,毕业后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政治处教导干事和总支书记。1942年,担任太行山军区第五军分区34团教导员,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全队人马被猛烈的炮火轰击,仅他一人幸免于难,却双耳震伤几乎至聋。1949年,随解放军进入广州,为广州白云机场接管军代表,后任当时的广东铁厂副厂长。1952年,任广东省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兼修理厂厂长。
策划:张东明 姚燕永
执行:陈志 练学华 胡智勇
统筹:李平科 李培
猜你喜欢
- 减轻企业负担 广东省级涉企服务性收费减至29项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10:32
- 骨质疏松症不是老人家“专利” 年轻人也易患上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27
-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23
- 江门7中小企挂牌新三板 年底挂牌企业将达双位数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22
- 聂党权被调查 成十八大以来江门首名被查厅官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17
- 新会80后创业开养老院 200老人排队等入住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11
- 新会男子骑摩托冲卡 疑怀中男婴被执法交警所伤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08
- 广东发现60余种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人才短缺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8:03
- 十三五规划框架渐浮现 三大产业望迎机遇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7:46
- 第118届广交会一期创新产品受采购商青睐
- 评论() | 分享10月21号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