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通讯员 印锐) 昨日是正清日,广州全市各大祭扫场所迎来了祭拜高峰,全天接待祭拜市民达122.62万人次,同比减少3万人次。广州市清明工作指挥部数据显示,清明三天小长假期间,广州市各祭拜场所共接待祭拜群众约150.1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5.56万人次,错峰祭拜明显。受传统习俗影响,还有许多市民会选择“正清”后到各大祭扫场所进行祭扫,预计未来两个周末前往各祭拜场所的祭拜群众仍会增多。
传统“祭拜大军”:起早摸黑霸位拜先人
广州街坊素有正清日祭扫的习俗,昨天全市各大祭拜场所都迎来了“祭拜大军”。在广州市火葬场,昨天早上6点天刚亮的时候,靠近出入口的A区、B区和F区就已经人满为患,仅K区还有少数祭拜台空出。而到了7时30分,火葬场内的2200多张祭台已全部租满。
市民陈叔昨天凌晨4点从芳村的家里出门,赶来火葬场为家人占位,由于共有10名家人要过来,一起祭拜家中的3位先人,“这两年正清日都是摸黑赶来火葬场的,一般10点钟就能拜完,一家人齐齐整整吃顿饭,也算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了。”
而来晚一步的市民则没有那么顺利,昨天上午将近12点,在火葬场内等候了近3个小时,家住海珠区的黄姨才在火葬场等到了一张祭台,“我们早上7时多就出门了,没想到还是没赶上第一波。”记者发现,还有不少街坊是自带祭台前来祭拜先人的,将先人骨灰领出后,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就可以“开台祭祖”了,省去等位的麻烦。还有一些家庭,干脆在路边或是花坛上搭起了祭台,让先人“感受”这暖春的阳光。
新式生态安葬:骨灰撒海预约报名创新高
今年3月底,广州出台《广州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对生态葬奖补提标扩面,广州市户籍2013年1月1日以后去世的参加2017年及以后广州市统一组织的骨灰撒海活动,其家属和委办人可领取撒海补贴从1000元增至2000元,首次对花坛葬等节地方式进行补贴,对采取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节地安葬方式的,按照800元/具的标准给予补贴,其中对委办人予以500元每具的补贴,对经营性公墓予以300元每具的补贴。为推广骨灰撒海活动,市民可通过“广州殡葬”微信公众号预约。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4月1~4日,骨灰撒海活动接待现场咨询群众超过600人次,骨灰撒海纸质预约报名354单,微信预约报名182单,共计536单,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加352单。各墓园开展草坪葬、花坛葬、树葬等绿色环保生态方式安葬亲人,鼓励市民群众选择节地安葬,清明期间咨询相关业务人数也有增加。
微调查
百年之后,你会选择何种葬法?
逾七成受访者表示希望选择树葬花葬
百年之后,你会选择何种葬法?连日来,信息时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的市民希望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此外,也有1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不用考虑殡葬仪式”,相比之下,选择“传统葬法,入土为安,去墓园买个墓穴”方式的受访者仅为10%,而选择“将骨灰寄存在骨灰楼”的则更少,仅有3%的受访者选择。
选择树葬、海葬的原因是什么?问卷结果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树葬、海葬“环保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35%的受访者则表示环保葬法“节省开支,不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
为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广州今后将大力提倡殡葬设施开发“夫妻式”“家族式”合葬格位、墓地,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格位、墓位使用效率,引导骨灰集约化、立体化安放,探索规范家庭安放骨灰方式。有74%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家庭合葬的方式,因为“百年之后家族合葬在一起,既节约空间,也方便将来子孙祭拜”,此外,也有25%的市民表示不考虑,原因是“宗族观念较淡,家庭成员都葬在一起,不方便子孙个别祭拜。”
信息时报记者 吴瑕
责任编辑: GD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