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史倩云 卢云龙) 昨日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称,广州打车最难的时段为上午5:50~6:00,上班族平均每次耗时达46分钟,广州人因拥堵产生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7799元。对此,广州市交委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计算标准、比例不同,不同的报告数据可以参考,但难以横向比较,是学术型差异,但没有对错之分。

  广州上班族平均耗时46分钟

  报告称,广州最难打车时段据统计为早上5:50~6:00,打车成功率为63.5%;而最容易打车时段为上午10:40~10:50,成功率为89.3%。

  为详细分析城市拥堵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报告通过对比畅通情况下(每日0:00~06:00)车辆车速与早晚高峰时段(7:00~10:00与17:00~20:00)的平均车速,分析称,广州的单位里程通行时间已是通畅条件下的1.72倍,高居全国第三。

  同时,数据通过计算各城市平均时薪、拥堵造成的平均延时以及全年通勤次数,量化了市民因拥堵产生的经济损失,报告认为,广州的上班族们因交通拥堵导致的人均交通成本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全年高达人均7799元。而上班族们每日的平均通勤距离在13.7公里左右,平均上班所需时间也达到了46分钟,低于北京和上海的52、51分钟。

  夜晚活跃商圈前十广州占三个

  虽然上下班时段备受拥堵煎熬,但并没有影响广州民众对夜生活热衷。《报告》显示,在22点至凌晨2点出行活跃度排名前十的一线城市商圈中,广州就有3个商圈入围。其中广州市番禺大北路商圈的出行活跃度高达27.3%,超出第二名上海中山公园商圈近10个百分点。此外,广州市江南西商圈、广州市沿江路酒吧街,也分别以14%和12.1%的活跃度,位居第六和第八。

  交委:标准不同难以比较

  对此报告,广州市交委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采样、比例、计算标准等不同,不同的拥堵数据之间暂无法横向比较,“即便是同一标准统计不同路段时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部分路段车行速度低于15公里就是严重拥堵,而有些路段这一数据可能高可能低”。该负责人表示,拥堵评价既有客观评价体系,也有主观评价因素,尤其对于相对较小的路段来说,更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不同的报告数据可以看作是不同的观点,是学术型差异,没有对错之分,两个标准无法比较,但可以自己和自己比较,作为情况变化的前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