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林惠芳) 昨天是第23个“国际地贫日”。记者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举行的宣传活动上获悉,广东是地贫的高发省份之一,广东户籍人口中地贫基因携带率约16.8%。经过四年的干预,全省中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率从2012年的70例/10万下降至2015年的20例/10万,下降了71.4%。

  每年投3500万元于地贫防控

  数据显示,广东户籍人口中地贫基因携带率约16.8%,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携带者,同型地贫基因夫妇约占1.7%,每年有超过5000例重型α地贫和1500例重型β地贫胎儿。重型α地贫胎儿多因重度水肿在围产期死亡;而重型β地贫胎儿虽可正常出生,但出生后4~6月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贫血,需终身输血和去铁治疗。

  地贫难治但可防,通过婚前、孕前和产前进行地贫筛查、诊断、产前诊断和干预,能有效地避免重型地贫儿的出生。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段宇飞指出,在不干预的情况下每年将增加中重型地贫患儿近3000人。广东省政府从2012年开始启动地贫防控项目,每年投入3500万元,连续10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地贫防控工作,重点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

  中重型地贫出生率降至20例/10万

  截至2015年,全省共免费对项目地区155万多人进行了初筛,对约42万多人进行了复筛,对约10万多人进行了基因检测,对41万多人进行了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共发现4223对夫妇携带同型地贫基因,其中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有4022例,发现中重型地贫胎儿1032例,产前干预838例,其中终止妊娠500例,按平均10岁患儿花费100万估算,由此减少直接疾病负担约9亿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与出生缺陷防治科主任尹爱华表示,自项目开展以来,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全省中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率从2012年的70例/10万下降至2015年的20例/10万,下降了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