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饶平县城黄冈镇驱车10多公里,到达所城镇政府所在地,古城映入了眼帘,它就是粤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呈方形。城垣高2.7丈,周围长643丈,厚1.6丈,内外两面用条石垒砌,中间填以泥土。分东西南北四城门,城门上筑重楼,城垣四角各设敌台。古城墙历经沧桑,然四城门尚存,东西城垣尤为完整。全城面积约2600市亩。城内有三街六巷,纵横交织,中心街交叉呈“十”字形,街宽1.5丈。城堡外侧四周城池环绕,城池宽2丈左右,长696丈。千户衙署位于东门街十字街头附近,座北朝南,城内居民称为“大衙”。现存面积10亩左右,中间是练兵场。城内居民有23姓,今尚有林氏、刘氏、陈氏、张氏、杨氏、郑氏、许氏等8座祠堂,还有城隍庙、关帝庙、天后宫等12座庙宇,以及古戏台和五门相对、五厅堂连十厢房的古民居等等。走在古城里,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

  大城所,全称“大城守御千户所”,是明代潮州卫设于近海地方的四个千户所(即蓬州、海门、靖海和大城)之一。所与城相因而名,故称“大城所”或“大城所城”,后者意谓大城所之城。它位于饶平宣化都东部的东里半岛上。东里半岛陆地面积95.7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38.8公里。半岛上分布有30多个自然村,大城所位于诸村的中心地带。因可扼控闽地入粤的航路,又可防御倭寇海盗的侵扰,军事战略地位显要,因此,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都指挥同知花茂奏设,由百户侯顾实创建。《东里志》载:明“洪武二十七年,置大城守御千户所。盖自元伐日本无功,南人被留于其地者,以数万计。自是习熟海道,寻寇海滨。自澄莱至广惠千余里,咸被其害。至是命安陆侯吴杰督率武职于沿海以总备,仍置寨建所。于是有东陇之水寨,柘林之东路,而大城所也因以建置焉。”明嘉靖十八年、祟祯十年以及清顺治十八年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年) 清廷遣吏部尚书伊里布复勘迁界情况,令饶平隆眼、信宁、宣化三都居民内迁50里,大城所被拆除。康熙八年(1669年)知县刘鸿业主持重建。

  这座城堡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明代,是潮州府的海防前哨,饶平沿海抗倭的坚强堡垒,在卫国守土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大城所及周边沿海军民为抗击倭寇海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潮州海防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海防前哨,军事要塞

  按明朝军区制度,凡要害之地,关系一府安全之地,设“所”,千户所驻兵1200人,百户所驻兵102人:关系几个府安全之地,设“卫”,驻兵5600人。明太祖命令广东设卫7个,潮州卫是其中一个,驻兵10000多人。潮州城内设5个千户所,潮州府沿海4个千户所,大城所是其中一个,驻兵1225名。大城所所在的东里半岛,与福建一线之隔,南端的柘林寨与南澳岛隔海相望,柘林与南澳之间的海峡航道是浙闽船只进入粤东的必经之路,也是闽入粤的海上第一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东里半岛成为潮州府沿海的咽喉门户之地,及倭寇入侵潮州府必欲攻陷的重要军事目标。如《东里志》载,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正月元旦……倭陷黄冈,大城戒严,滨岁移营于诏安之溪南村,守者懈之。倭酋遣精锐五十余来哨,探城无备,乃潜身自西北角入杀传筹者。诡曰兵反,军民皆闭门以避,时四栅居民尽入避所城,贼恣意焚杀,凡东里累世积蓄,书籍文史,前贤名作,家谱典故,皆烧毁无存,积尸如山。”若大城所失守,必然威胁潮州府安全,因此,潮州府多次派出增援部队,狠狠打击侵扰的倭寇海盗。可见,大城所是明朝潮州府抗击倭寇海盗侵扰的前哨与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指挥中枢,联防联动

  明清时期饶平沿海布防从东北至东南方向依次是:汾水关、上里尾烟墩、大城所、深澳城、西虎仔屿炮台、柘林寨、旗头山炮台、黄冈城等。大城所位于这一海防线上的中点,而且该城堡所在地东里半岛一带的地势地形又是倭寇、海盗登陆的最佳地。因此,大城所在饶平海防线上建城最早、级别最高、驻兵最多、军事配备最强,成为饶平沿海抗倭联防的指挥中心。对此,史籍多有记载。如万历《东里志》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夏六月,……海寇金章,贼艘百余,作乱海上。时调达官军戍守大城所,适劫南浔(任),达官七人,骑而射之,割取四首级以归。贼自此不敢登岸。”又载: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秋九月,山贼郭阳山寇所城。。……贼总罗昆山、王信等从之。是年九月十七日夜袭大城所,携掌印千户王日秋,扎营所厅上。长美及上里乡兵攻之,入自北门,杀贼总陈士享,贼从南门遁去。次日,新村义勇杀罗昆山于其家,千户于瑛捕贼伙胡寄周等解府,余党散亡。”戴璟在《广东通志初稿》中载:自嘉靖十四年(1535年)开始,风汎期间官军在柘林澳往来巡捕,下班之后,官军“定以柘林为堡,阻其咽喉之路,且附近大城所官军互相哨守,庶可以保无虞。”

  抗倭城堡,保卫海疆

  大城所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倭寇、海盗和山贼。凡发现倭寇海盗来犯报警时,周围村庄的居民可入城避难,也可以寄存财物。从明朝初年至中叶一百多年间,大城所周围居民,为保卫海疆、保卫家园,凭借城堡及防御设施,多次与倭寇海盗进行了殊死战斗,仅《东里志》记载的发生在大城所及周围海疆与倭寇海盗战斗的大小战役就有21个之多。以下仅举几个役,足以说明当时大城所在抗击倭寇海盗侵扰,保卫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

  《东里志》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倭夷寇东里。大城所原设以备倭也,至是侯掠东里,百姓皆趋避城内。东门百户顾实开门纳之,民免于难。其西、南、北三门,百户韩、马、谢皆闭门不纳,遇害甚众。事闻,帝命械至京师。太祖曰:‘是闭门百户来也。’皆斩于市。仍传旨本所枭示,子孙革袭,永不调补。”

  《东里志》又载:明“宣德元年(1426年),倭夷犯上里,……蓄民陈彝曰:‘此贼若纵其横行,吾乡危矣。’乃相机率众下山驱之,棰杀其酋,倭败走,众奋勇追逐,杀伤者无数,倭舟即日道入海,地方以宁。”

  《东里志》还载: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初六,海寇何亚九寇柘林。报至,千户夏琏曰:‘此贼若不先挫其锋,必长驱而进,祸及我所矣。’于是领兵出战,贼势怯。琏偶为塘岸绊跌下马,贼众追至,公手刃迎战,众寡不敌,遂遇害。贼亦从此遁去,不敢复窥东里矣。”

  后勤基地,保障军需

  大城所地处海角,远离州府县衙,古时交通运输、通讯设备又十分落后,若遇大敌压境,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作为潮州府海防前哨的大城所,历代都配备较强的防御力量。仅以明嘉靖时为例,据《潮州府志》载:“所城称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员,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五员;各种军器五千四百五十七件。”《潮州府志》又载:明代大城所的屯田有东洋、樟溪、南洋等十一处,分布于弦歌、秋溪、隆眼城等都,共田一十顷零三十亩,子粒米二百四十六石一斗六升五合。屯田子粒须上仓。大城所粮仓设在大城所西门,属千户所自管。”万历《东里志》载知县罗胤凯的《议仓粮》一文中称:“本县管辖六都,惟弦歌一都附邑,而秋溪等五都散居海滨,距县一百五十六里,大城千户所设于宣化东隅,而仓粮附焉。递年奉派军粮,每月官吏旗军六百二十员,各该支俸粮户五百九十名,大约周岁派米七千二百余石。”上述这些史料记载,都足以证明,大城所屯兵屯粮,有效地保障饶平海防的军需供给和兵员调度。戴璟在《广东通志初稿》中说:防守东路的募兵,“其工食议于本府军饷银内支给,口粮就于大城所逐月关领。”可见,大城所成为前方军事重地的后勤补给基地。

  商贸集市,繁荣经济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认为:“有军队驻扎的地方,就有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即有贸易往来。”大城所的商贸也可印证这一观点。大城所面积约2600市亩,可容纳六、七千人居住,城内有三街六巷,中心街为十字形,东门直通西门,南门直通北门,街宽一丈五尺,石铺路面。城内设有各类市场和手工作坊多处。据《东里志》载;“大城所仓前市:行者挑贩鱼鲜瓜果,居者聚收布、麻、铁、杂货等物。东里家用食物,多贸易于此。”东里半岛地少人多,不论是卫所的屯田还是居民的食粮都无法自给,而只能靠外地输入。《东里志》载《辩诬枉》一文中,提及明中期东里的粮食供给来源说:“又况生齿日繁,地狭人多,居宣化之乡,食弦歌之粟。”可见,东里的粮食完要来自弦歌都(即县治所在地三饶)。总之,到了明代中期,在大城所西门,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兴盛的集市,大城所成为整个东里半岛乃至闽南、粤东商贸物流转运的中心。这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对于保障军需给养,促进商品流通,繁荣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汇集来自闽、粤、赣等地商贩和各地移民,最鼎盛时有36姓氏的居民,足见当时的大城所是商贸发达的集市。

  综上所述,大城所从明朝初年至中叶一百多年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海防军事重镇的角色,在抗击倭寇海盗、护民保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到了明朝中叶以后,东里半岛的军事重心已经由大城所转移到其南面十里的海口柘林,大城所在军事上不再具备优势。因此,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饶平县知县罗胤凯奏议:“国初倭寇为患,沿海多设备倭官军,故于宣化柘林之东北,特建大城备倭之千户所,而今则无益矣。盖以地理论之,东里一方,北负尖峰峻岭,而大城乃在岭之下,东有大埋,西有大港,南有柘林、上下湾、下岱、神前、岭后诸村,四面环居,隐处内地,去柘林十里之遥。海寇登岸劫掠,尚不知闻,是何益于有无之设也。”“今将水寨移之黄芒,将大城所移之铜旗(在柘林湾口小门东面),大金门多置战舰器械,练习产兴高。水战,以备不虞。”尽管这位知县的奏议没有得以实施,但这时的大城所已从海防前哨、军事重镇变成前方军事要地的后勤基地了。

  看惯了高楼大厦、长河山川、小桥流水、茫茫原野,你或许应该走进这座神秘而雅致的古城,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百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