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被诊断脑瘫

  曹远航1991年出生于佛山高明的一个普通家庭。天有不测风云,曹远航两岁时,一份“脑瘫”诊断书摆在了父母面前,这对全家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右侧运动神经受损导致曹远航的右手、右脚动作不灵活。“我妈妈从小就培养我要独立。扫地、擦桌子、洗衣服,这些家务事都要我独立去完成。” 曹远航说:“我右脚行动不便,两个月就穿坏一双鞋;右手没力,就练习用左手写字、吃饭。”

  13岁的第一次转折:入选省队

  “我能入选到省队,听起来比较滑稽。”前日比赛休息时段,曹远航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2004年,广东省体校教练邹建成来到佛山选“苗子”。“当时我在读初二,爷爷接到通知就让我马上到学校田径场。”这是一度被人歧视的脑瘫女孩命运转折的开始。

  “去到田径场,教练让每人跑了 100米,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苹果和20元。”曹远航说,测试时100米她跑了35秒,心想肯定没什么戏了,于是自顾自地坐在操场边吭哧吭哧的吃苹果。

  但是不久后,曹远航收到了来自省残疾人田径队集训的通知。后来教练告诉她,虽然她看上去连走路都要摔倒,但认真坚持跑完了全程,让人觉得很有毅力,精神可嘉。

  “当时我非常坚定地要去省队。”曹远航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在学校经常被同学嘲笑,也没有朋友,想换一个环境。于是,从13岁进队,曹远航跟邹建成一练就是12年。

  15岁的蜕变:加冕“女飞人”

  进入省队后,曹远航在40多人的田径组里只是一个“小豆丁”。但是她觉得自己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性格也开朗活泼了许多。

  刚开始,教练并没有让她马上投入到训练中。“前三个月,我都是在做恢复训练,加强运动性能。”曹远航说,休息时她就趴在栅栏边看其他选手比赛和训练,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进入赛场。

  三个月后的正式训练,每天2小时、至少10km的训练让曹远航大呼艰苦。每次跑完,好学的曹远航都会向教练请教哪里跑得不好,哪些动作需要改进,因此长进明显。

  “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是2006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因为太想得冠军,结果训练过度导致腰肌不平衡,最后打了四支封闭针,在床上躺了足足2个月。”曹远航说。不过她仍在这次比赛上以15秒38的成绩刷新了全国100米纪录,赢得人生首金。随后,在曹远航多次斩获100米、400米赛事金牌,并保持多项全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