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至,行通济。岭南文化研究专家陈恩维的专著《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无疑为佛山这一最盛大的民俗活动献上一份厚礼。

昔年行通济。(资料图片)   /任祖年摄昔年行通济。(资料图片)   /任祖年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认为,该书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富有启发的观点和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对于佛山行通济继续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及佛山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创意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源于北方融入岭南

  近年来,行通济已成为佛山市乃至广佛都市圈最具影响力的岭南民俗。但问及这项民俗起源,源于何时何地,有何仪式细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习俗,即便是本土民俗专家也说不准确,在佛山民国以前的地方文献中也找不出只言片语的直接记载。

  陈恩维多年求索仅发现3篇短文记录了近代行通济的情况。如1936年2月9日《越华报》所载《犹言旧习“行通济”,郑掷肥鹅取兆头》 及1948年《电报》记载《佛山之游通济》,对行通济的传统仪式记载比较清楚,这些都不曾被学术界所利用。

  通过文献资料梳理,陈恩维得出结论,行通济源于中原“走百病”民俗。陈恩维谈到,由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冲击,各地走百病民俗已基本消亡,佛山行通济在时代转型中发生了种种流变,但保留了“过桥”的基本仪式和“行通济,冇闭翳”的基本内涵,是全国唯一完整保留而又影响巨大的“过桥”习俗,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态文化传统独特价值。

  历经时代传承发展

  撰写过程中,陈恩维围绕地方社会、文化记忆和民俗变迁等关键词,将行通济现象置于佛山历史和空间的变化之中来加以研究,从而破译了行通济背后一系列的文化密码。

  比如,行通济的仪式细节变迁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行通济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求子求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及社会观念的变迁,行通济的求子功能弱化,求财功能日益突出;2000年以后,祈福色彩浓厚,并且从中发展出“慈善”的新主题。

  陈恩维说,“走百病”传入佛山后,与佛山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买生菜过桥”,是作为佛山地方风物的“生菜”与“采青”习俗相融合的产物,同时适应佛山工商社会的实际变“偷青”和“采青”为“买生菜”。又如行通济中有“九出十三归”:即人群通过通济桥时,必须先通过桥头的九级台阶,然后通过桥尾的十三级台阶。行走的顺序不能弄反了,否则就不吉利。这个习俗的形成,与佛山当铺业“九出十三归”的利息规则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陈恩维认为,行通济民俗的仪式与内涵,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处在活态传承之中,它所经历的成长故事,在佛山经济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具有样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