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时下,小额贷款的消费方式比较流行,无论是买家电还是买手机,都可见分期付款的踪影。然而,在手机分期付款的背后,却暗藏高额利息费、手续费、违约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货不对板等诸多陷阱。昨日,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称,今年前4个月,市消委会共接到消费投诉4533宗,其中手机类消费投诉有1103宗,而涉及手机分期付款的消费投诉共有574宗,占手机类消费投诉的52.04%。
市消委会提醒市民,在分期付款购买手机时,要提防陷阱。
陷阱1
先称“零利息”后索服务费
张先生在樟木头一家手机店通过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手机,商家承诺“零利息”。但在支付首付之后,商家告知张先生需要收取服务费和手续费。后来,张先生表示不想购买并要求退款,遭到拒绝。
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分析称,不少商家都会打出“零利息”的招牌来吸引消费者,表面上看利息确实免了,但有的会附加较高的手续费和所谓的保险费、担保费等收费项目。而且在购买手机时,商家不会明确告知,消费者一时大意,就容易掉进这样的陷阱。
陷阱2
“低息”作外衣实为高利贷
有些商家以“低息”作宣传,但实际上利息却非常高,消费者可能会因察觉不到而受骗。
张先生在东城一家手机店买了一部国产手机,价格为1998元,分期付款每日利息5元,表面上看起来利息不高。
市消委会有关人士表示,其实这笔账应该这样算:每日利息5元,日利率为0.25%,年利率则高达90%。按照国家对高利贷的定义,凡是利息比银行同期高出4倍以上的就属于高利贷。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分期付款购买手机时,一定要懂得计算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