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存活机会渺茫
破裂的胃壁最终被修补完整,污染的腹腔也尽可能地清洗干净了。然而,手术和各种强有力的抢救措施并未阻挡病情的恶化,严重的腹腔感染、血流感染带来难治性休克、严重腹腔高压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
孩子出现了持续高热、脉搏微弱、血氧不稳定、肾功能衰竭、无尿、腹硬如铁、出血难止、白细胞和血小板急剧下降。
专家们一次次的病情讨论,得出结论只有一个:病情极危重,存活机会渺茫。但越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越激发起医务人员向困难挑战的信念,PICU马可泽主任、NICU李宁主任、何晓光副主任等专家,果断启用血液滤过,以争取最后一线将孩子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机会。
血液滤过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能够稳定循环、清除炎症因子、肾脏替代治疗,在新生儿患者中,因操作难度大且并发症多,极少开展,且多以失败告终。但医生们决定冒险一试。
血液滤过孩子病情现转机
进行血液滤过首先必须建立大血管通路,新生儿血管细小、脆弱,NICU列锦艮代护士长带领着护理团队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血管通路的建立。PICU团队迅速操作,不到1小时,血液滤过管路顺利放置、机器开始工作。
因为新生儿血容量少、凝血功能差,所以对血滤各种参数的把控要求极高。有着丰富儿童血液滤过经验的马可泽主任带着医护人员精心计算、时时调节参数,共商每一个治疗决定,应对每一个病情变化。
血液滤过持续运转9天,孩子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缓解,血透机顺利撤离。但因为胃破裂后大量粪便污染腹腔,难以通过手术冲洗彻底清除,孩子的腹腔引流物中始终混有粪便,严重的腹腔感染难以控制,并出现肺出血。
救援背后
父亲一度想放弃 妈妈坚决求治疗
就在医护人员为孩子后续诊疗进退两难之时,医院再次组织了NICU、PICU、小儿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进行院内大会诊。为尽力给予孩子生的希望,在其巨额欠费的情况下,临购了昂贵的三线抗生素予以治疗。
经过23个昼夜的奋战,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感染控制,炎症消除,顺利撤离呼吸机。生死之间,坚持与力量同在。医生告诉记者,现实情节如同电影,一波三折。其间,孩子病情恶化,面对长时间住院救治所产生的巨大医疗费用,起初要求积极救治的孩子父亲失去信心,无奈地决定放弃救治。而孩子母亲抱着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孩子,坚决地要求积极治疗。
这一场持久的生死之战,最终,医护人员闻到了胜利的气息。经过众多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这位住在44床的危重患儿,经过44天的住院治疗,恢复情况较预期理想,感染指标正常,顺利离氧,吃奶有力,体重稳步增长,坚强的宝宝终于可以回到父母亲的怀抱。
不久前,孩子出院了。出院当天,孩子家属对医护人员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孩子康复出院及家人幸福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也是鼓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一名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说。
刚出生的孩子,胃怎么会穿孔?
胃穿孔,一般人都认为这病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新生儿怎么会得这种病?东莞市儿童医院专家告诉记者,新生儿胃穿孔为小儿外科罕见的急腹症,一般于出生后2~7天发病,病死率很高。
新生儿为何也会胃穿孔?目前,病因未明。不过,专家认为,胎儿发育期胃的发育发生障碍,可能会形成肌层的缺损;胃壁肌层缺损时,胃收缩的拉力不均匀,可造成胃的破裂。
新生儿胃穿孔无明显的前期症状,少数病儿有反胃,呕吐及拒食,呕吐物为黏液及乳汁,可伴有少量血性液或咖啡样物,一般均可有胎便排出,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停止排便,排气,偶可排出血便。
新生儿胃穿孔为急症,一旦确诊应该急诊手术。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患儿的存活很重要,据报道,新生儿胃穿孔12小时内进行手术者存活率45%,超过12小时则存活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