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由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元素——李纲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曹恺担任策展人。
艺术家李纲的创作,从最早“水墨位元”的历次图形实验、到本次展览作为主体呈现的“胶片像素”之综合装置集成,其中隐藏了一条以“媒介变异”为进程主导的历史线索——通过媒介的突变与异化,左冲右突、不断地寻找自身语言。这条线索贯穿了李纲艺术之路的始终。
20世纪哲学语言的转向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微妙的影响,作为主体对象的 “物”逐渐从写实、具象的经验对象身份中剥离出来,转化为行为的“触发者”。它不再独立于创作者经验之外,而是参与了认知加工的整体过程,从而通过对“关系”的触发,传递出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意图。在李纲的创作中,“物”是不可回避的元素,从水墨作品中的具象到抽象,到对日常物的包裹,从影像作品中的叠加再现,到综合媒材的表达……“物”作为日常中的种种元素,成为了不断变化中遣词造句的语言模式——关于媒介的种种尝试。此间,媒介并非目的,而是表达本身,而这样的表达又是在多重时间结构中被观察和审阅的。
本次展览横向梳理了艺术家李纲创作实践的发展脉络,展览中李纲的“元素”与“记忆”有关,记忆成为了他创作中怀旧又扩张的一种痕迹。它是《水墨元素》中抽象的形式符号,是《胶片元素》《既轻又重》中具有年代跨度的线条,又是《旧时元素》中包裹、覆盖的薄膜。相比克里斯多夫的大地艺术中包裹作为一种短暂的存在,李纲对于旧物的包裹,是一种隔绝和凝固。正如他在影像中所叠加的线条,留下了刻意、人为痕迹的介入。究竟什么才能让时间停留,又什么才能表达时间的存在。痕迹通过“物”的媒介存在,又刻舟求剑般地悬置在时间之中。
广东美术馆长期以来关注艺术家自身的发展,通过对个案研究的积累,关注当代艺术发展动态。此次展览既可以视为是李纲本人的艺术经验的探索,亦可作为当代艺术内在发展的现象观察。
展览将展出至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