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后悔给儿子开支付宝账号”
“零花钱太少了孩子没尊严”
梁女士最近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状态,她发现,儿子东东的支付宝账单里有好几笔游戏周边的花费。“我很后悔在他初二时给他开了支付宝账号。”梁女士说,东东上初一后,除去伙食费,她每个月会给东东150元现金,并给予他足够的自由度,自己基本不去过问。东东大多在网上购物,每次都是把购物链接发给梁女士,她在网上支付后,东东再把现金还给她。这样的话,梁女士其实对东东的零花钱实现了一定的监管,起码知道他把钱花在哪儿了。
上初二后,东东觉得这样太不方便了,便屡次央求给他开一个支付宝账号。梁女士一时心软答应了,从此便丧失了对儿子购物监管的渠道。“就我过去所知,东东的购物清单都很正常,以书、衣服、文具和零食居多。我也跟他约好了,我推荐的书和衣服,不算到他的零花钱里。但我不赞同,他非要买的书和衣服,就由他自己‘埋单’。一年下来,东东的消费挺理性的,我才答应给他更大的自由度。”梁女士说。然而最近,东东在电脑上查看支付宝账单后没有关闭窗口,梁女士这才发现儿子有好多游戏消费,买账号、买皮肤、充游戏卡等。“虽然不多,但花在游戏上居多,肯定要影响学习!”梁女士说,现在她在考虑如何跟儿子谈判,把支付宝账号停掉。
家长陈先生的儿子现在读初三,因为儿子一直比较自觉,他在零花钱上的监管并不严,也没有“定时定量”,基本上儿子钱花完了,开口问他要,他就给个三四百元。林先生说,孩子用这些钱充饭卡、充羊城通、买书、请同学喝饮料、偶尔也买一些游戏装备。“我觉得零花钱不能太少,零花钱少了孩子花钱抠抠搜搜的,没有尊严。”林先生笑说。
建议: 家长要“下放财权”也要适当监管
张瑜萍老师表示,孩子到了初中,有了更强的自主意识,应对他们的“财权”予以尊重。以利是为例,家长最好不要把利是全部拿走,倒可以以此为契机,教育孩子把钱管好。如果利是较多,也可以让孩子先管一部分,设一个账本。另外,最好能开设孩子名下的银行卡或存折,并且考虑告诉孩子密码,这样孩子才会觉得“钱是自己的”。如果担心孩子没有节制,可以只放较少的钱,并设短信通知。
“现在消费方式那么多元,网购平台那么多,孩子们面临的诱惑更大了。”张瑜萍说,当孩子要求更大的自主权时,家长要做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放权”,而不是一下子全部不管。决定放权之前,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做好深入的沟通交流,并且观察一段时间,考察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另外,要与孩子达成协议,钱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不能用在哪些地方,每个月的预算和决算要向家长汇报等。家长不一定要过问每一笔消费,但定期查看账单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下子放任不管,发现孩子在消费上有比较大的问题,再重新监管,会耗费更大的沟通成本。”张瑜萍说。至于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的中学生疯狂打赏主播,花巨款买游戏装备等情况,张瑜萍认为,这都与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和必要的亲子沟通有关。家长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支付工具,不要随便告诉孩子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支付宝或微信的支付密码。
相关数据
广州市消委会于2016年11月到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广州市中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显示,中学生每月消费支出(自己亲手花出去的钱)平均为294元,其中初中生每月支出平均为153元,高中生和职中生分别为422元和5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