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在天河的白领茜茜找到神探,说她发现外卖悄摸摸涨价。
涨价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涨就涨呗,可茜茜却说,一样的菜,节前节后大不同。
茜茜向神探展示了她的手机截图,在春节前,她曾在一家杭州小笼包(荷光路店)点了一份8.8元的鸡蛋生煎饺和1元的最爱小笼包,加上其他费用合计支付11.56元。
但3月5日茜茜再次下单时发现,小笼包依旧为1元,鸡蛋生煎饺却涨至12.88元,合计支付17.64元,“同样菜品多收我4元钱,不仅是这家店,其他外卖店都有不同程度涨价,外卖都快吃不起了!”
吃不起外卖的不只有茜茜,在天河科技园上班的阿敏直言:“以前中午饭点一群人点外卖,现在不少小伙伴自己煮饭带饭。”阿敏最喜欢在饿了么平台点文景阁餐厅的外卖,两份猪肚煲老鸡汤饭才需要30.9元,如今却要37.3元,迫使阿敏也加入了自带饭部队。
神探5日来到了珠江新城花城汇广场实地探访。位于花城汇广场北区的俏凤凰苗家牛肉粉店蔡经理向神探直言,同样商品网络售价比实体店价格高:“开年后,店里的菜品都上调了1至2元,由于价格上涨网上订单数量明显减少。”
神探打开饿了么发现,在网上同样点一碗黄酸汤肥牛粉会比店里的贵2元钱,门店里26元一份,网上包括配送费则要28元。
另一家快餐店72街的杜经理也表示自家菜品网上订餐的价格今年有所上调,“一调价,订单量就变少。”
为何同样菜品线上线下价不同?对此花城汇大师兄门店的谢经理直摇头,“每做一单外卖,美团平台就抽成将近35%,这还只是订单的抽成,还不包括推广费用。我们做外卖基本上是不挣钱的。”
然而在“涨价潮”中,也有门店菜价与年前持平,同在花城汇的家乐缘快餐店在外面平台的价格便没有上调,“我们公司和美团、饿了么签有长期合同,平台抽成维持不变,所以并不会上调菜品价格。”冯店长笑言,由于价格优势,今年的网上外面订单比去年同期多了许多。
不仅是品牌连锁店纷纷线上涨价,不少个体户商家也“应声而动”。神探搜索香传美食(广州大学城店),发现这家店在饿了么与美团两大外卖平台上的销售价格菜品平均比起春节前均有上涨。
在广州大学商业中心C区的美食广场,神探找到了该店的实体店面,铺面极小,座位与其他家店铺共享。时值饭点,前来该店的食客不过十多位。
面对外卖价格上调,该店店主姚先生也很无奈,“春节后,外卖平台抽成上涨到12%。商家不仅要付抽成费,用户每点一份菜品还要给配送团队2元,我别无选择,只能在菜品价格上动手。”
另一位“咖喱家里”店主杨先生佐证了姚先生所言,“顾客每支付10元,平台就要拿走1.2元。”
在外卖行业内,像是香传美食、咖喱家里这样的店铺被称为“流量店”,其到店食客量较少,主要靠外卖平台引入线上客流。
姚先生的生意有近半皆来自外卖平台,“我们店主要就是做外卖,外卖量占总销售量一半以上。光每月在美团平台上,就能有一万五的销售额,饿了么平台更多,每月有六万元销售额。”
然而在外卖平台的抽成提点上浮后,姚先生需要每月给饿了么平台支付7200元,给美团从1500元上升到1800元。
由于店铺主要面向学生,店铺无法将价格定得过高,姚先生思前想后,将每种菜品上调1元钱左右,“给外卖平台支付的费用太多了,所以赚的利润远没有堂食多,可是外卖收入占了总收入一大半,我们没办法舍弃,只能上调菜品价格。”
外卖平台为何将抽成比例提点?神探辗转找到一名外卖行业内部人士,据介绍,早在外卖平台初创期,便有向商家提成的做法,当时为4%,如今广州外卖平台提点多在16%-18%。
“只抽成4%,多是靠平台自己烧钱打补贴战,如今外卖平台市场渐渐稳定,平台便更多出于盈利止亏的目的上调抽成比例。”
对此,某平台媒体对接人用了更加形象的一个比喻,“就好比我们开了一条美食街,在我们经营下人流量巨大,给商户带来可观收益,那我们要不要收管理费?搭建平台要不要钱?雇佣骑手要不要钱?如果美食街没做好,我们不可能漫天要价。”
在其看来,平台和商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抽成比例的提高也是在公司万般考量下得出,“作为平台,肯定想笼络更多的商家,没有一个平台会选择把进驻商家都消灭,然后独自存活。”
5日晚,神探致电饿了么,向客服询问平台为何增加对商家的抽成比例。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应,只言明商家有自行调节价格的权力,价格上调的范围在30%以内是合理的。
在神探看来,如今外卖行业市场已从群龙混战变为双足鼎立,美团与饿了么两家外卖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90%,越是靠着外卖平台流量赚钱的餐饮店,越没有反驳的资本,如今外卖平台涨价,商户为保证利润,普遍将菜品售价抬高,最后为一切埋单的,还是像你我这样的消费者们。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