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现场找到的炮弹。发掘现场找到的炮弹。
在5号炮台可见密集的明渠、暗渠等设施。在5号炮台可见密集的明渠、暗渠等设施。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昨天在广州番禺沙亭村向媒体现场 公布了最新考古发现:确认“沙路炮台”现存炮池9座,其中3座位于兵岗,6座位于马腰岗,炮台之间有步道连通,其形制和范围已基本摸清,验证并充实了史料 相关记载;发现各炮台均配备有明渠、暗渠,道路两侧有排水沟槽。发掘现场还发现有2枚炮弹。

  记者了解到,本次考古工程历时5个月,勘探工作范围约5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勘探面积1500平方米。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手进行,将为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依据。根据计划,2017年将启动对“沙路炮台”的全面修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指出,本次清理“沙路炮台”,是广州市首次对近现代广州城防御工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工作。令人关注的是,从 广州城到珠江口65公里的水岸沿线,曾经是鸦片战争的主战场,分布着大清帝国数十座古炮台(含古寨堡)群、554个炮位的遗址、遗物。这些炮台大多数经历 过血与火的洗礼,当年曾经起到了保家卫国的重要作用,见证着中国社会形态转型的风云变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珠江古炮台遗产廊道”景观。

  沙路炮台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遗址本体范围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北与黄埔长洲 岛隔江相望,是长洲要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考古调查发现,沙路炮台文物本体破坏严重,大量配套设施倒塌深埋地下,急需开展保护、修缮工作。

  第一现场

  记者昨天在主办方带领下来到最高海拔只有70多米的马腰岗。现场见到了位于马腰岗山6座炮台的其中5座,只见所有炮台都面向珠江,1至5号炮台位居南北 走向的马腰岗山北部。其中1号炮台只剩下一半。2号炮台与1号炮台紧密相连。在圆形的2号炮池周边壁上,有37个炮弹龛。

  5座炮台从北到南呈现由低到高的排列,其中1、2号炮台海拔仅仅20米左右,最高的5号炮台海拔50多米。在每座炮台附近都有一个已经倒塌散落地面的掩体,混凝土和青砖结构。几个炮台炮池可见密集的明渠、暗渠等排水设施。

  炮台九座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本次勘探在兵岗发现炮台3座,除已复原的1、2号炮台外,其南侧发现另有一处炮台,即3号炮台。马腰岗位于兵岗东侧,呈南北走向,目前发现分布有6座炮台和2处建筑遗迹。

  六座炮台依山而建,错落分布。各炮池保存基本完好,炮口、池壁、轨道等结构形制清晰可见,掩体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部分倒塌不见原貌。两处建筑遗迹 均损毁严重,清理后可见基址和沟槽,可据此判断建筑的范围和基本结构。其中一处因面积较大、结构复杂,推测为当时的指挥所,另一处推测为存放弹药的火药 库。各炮台和建筑之间皆有通道相连,有的道路依山石凿建,有的步道铺设水泥,由此可了解当时沙路炮台各工事点均可互通,方便补给。

  两枚炮弹

  此次考古工作中另一重要发现是沙路炮台密集的排水设施,各炮台均配备有明渠、暗渠,道路两侧有排水沟槽。可见,为配合岭南多雨气候,炮台的设计有其科学 性。沙路炮台无一樽大炮残留,但在考古清理过程中发现了相关遗物,如铁制筒状器物,推测应为炮座部件,铜制螺丝螺帽若干,推测为炮的零部件,还有大量的工 具,如扳手等皆应与炮的安装、维护与使用相关,此外还发现有2枚炮弹,尺寸与其近旁六号炮台炮池壁上的炮弹龛大小正相吻合。

  专家解读

  清理“沙路炮台”意义重大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清理“沙路炮台”,是广州市首次对近现代广州城防御工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工作。令人关注的是,从广州城到珠江口65公里的水岸沿线,分布着清代数十座古炮台(含古寨堡)群、554个炮位的遗址。

  “史料记载,沙路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当时正值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扼守狮子洋进入省河要冲的长洲岛及珠江两岸修建了长 洲、沙路、鱼珠、牛山、平岗东山等5座炮台。沙路炮台与长洲炮台及鱼珠炮台隔江相望,形成了‘五虎擒羊’的态势。”张强禄介绍。

  村民回忆:

  “沙路炮台”驻兵持续到抗战前

  沙亭村53岁村民苏先生告诉记者, 从自己有记忆开始,就没有见过完整的沙路炮台,过去听老人回忆,沙路炮台自修造以来一直有驻兵,中法战争后撤军。 1889年由总兵李先义所部广胜军一营驻守。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曾用水泥对炮池表面和掩体进行维修,现仍可见维修痕迹。抗日战争前,炮台还有驻兵。 1938年日本人占领番禺后,将所有的炮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还可以见到炮台兵营和掩体的部分青砖瓦片,到了20世纪70年代村民建造房子,将很多青砖 都拆走了。

  2004年,政府拨款清理炮池的淤泥杂草,现炮池、弹位、道路仍清楚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