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文静
近年来,儿童安全保护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如何开展儿童安全保护教育,提升儿童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尚无太多成熟的先例。去年,第三届公益创新大赛支持多个儿童安全保护公益项目的开展,为儿童安全保护的多元化开展探路。
精心打磨教材
送入校园
大声说“不”——儿童自我保护计划项目,最早的探索始于2014年,去年,在原有基础上,容桂街道心声热线援助会开展的该项目得到了第三届公益创新大赛的支持,将此前的研究成果公开出版发行作为国内专业教材,培训60名教师,并在顺德区内10所小学推广。
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教研组和团队多次磨合沟通,教材中包括《狼来了,我不怕》《面对性骚扰怎么办》《应对儿童性侵害》《守护青春——学会自我保护》等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内容。针对儿童遭受性侵还可能源于家庭、同伴的影响,该项目又针对性设计了《正确对待同伴影响》《怎么面对不同的意见》《结婚和离婚》《正确面对父母的争吵》等内容。
该会负责人王剑平介绍,教材的出版,打破了学校不敢开课、老师不敢上课、家长不敢跟孩子讲,不知道怎么讲的问题,让学校能接受,教师愿上课,家长能放心。去年至今,培训了10所学校共60名教师,把课程送至这10所学校一至六年级,覆盖3600名儿童。
容桂上佳市小学梁晓琳老师说,这本教材为老师们上课提供了指引,为了更有针对性,该校把预防儿童性侵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有望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
家校社关爱青春期“小雁子”
在北滘一心,青春逗“小雁子”保护计划这一项目,把目光放在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身上,试图通过学校、家庭、社区层面,为这些“小雁子”提供必不可少的青春期教育。
一方面,机构与镇内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合作机制,把生命教育、安全保护、探索性别角色、生理教育等内容送入校园;另一方面,在社区开设父母讲堂、流动体验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开展以来,共惠及9岁至18岁青少年3000人,间接受益5000人。
项目负责人梁姑娘认为,做好青春期教育任重道远,在项目推进中,机构便收到有个案主动上门来求助咨询,她认为,最重要是做通家长工作,转变家长传统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递青春期知识,在项目开展中,一心社工将自己探索成果制作成了一个悦读套盒,“已经申请了广州市柠檬计划,等版权申请下来后,今年年底有望批量印刷。”项目负责人梁姑娘介绍,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套盒里的内容,跟孩子一起玩游戏,获得青春期教育。
她们还计划招募培养一支义工队伍,既帮助义工自身成长,处理好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又可传播给更多人。
原创童话剧传递安全保护知识
“小红帽”是孩子们熟悉的经典童话故事人物,在由顺德区诗柳儿童剧团编创的童话剧《小红帽去哪了》中,小白兔看起来乖巧可爱,实际是个大坏蛋,大灰狼看起来凶猛残暴,实际上却是一个善良有爱的“时尚达人”。
这部融入戏剧、音乐和舞蹈元素的童话剧,尝试开创一种全新的、生动活泼、新颖的宣教方式,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也增强了防拐防骗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本领。该项目走进了顺德的10个镇街学校、幼儿园,共巡演12场,把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带到近1.8万孩子的身边。
由星宇社工开展的“童safe家园”儿童安全教育项目,结合杏坛镇儿童安全问题中的“居家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和防拐骗”四方面开展,通过安全画册制作、安全知识训练营等形式,让家长、孩子在参与中,掌握技能,提升安全意识。
该项目让杏坛镇近千名家长、孩子增强了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据参加了防拐骗场景模拟的妈妈说,“平时也教过孩子如何防范,但始终不如亲身体验活动更让孩子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