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珠江商报记者王茂浪

  文/珠江商报记者陈培仪

  图/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

  龙洲路往勒流方向,在江村大桥前红绿灯往右前往中国“最美乡村”江义村,往左则是江村村。相比江义,江村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江村面积2.6平方公里,目前户籍人口2900多人,外来人口近万人,是勒流唯一一个完全被征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2016年前村民分红为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一步步促进乡村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完善服务

  建成新的公共服务中心

  去年5月新落成的江村村委会办公楼,有着宽敞平整的空地可供车辆停放,一楼的江村公共服务中心环境整洁、安静。村民郑永联表示,新的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办理业务的环境舒适了很多,办事流程更为清晰,人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也提升了。

  这座新办公楼来之不易,不仅建设用时长达5年,还是村里盼了20多年才盼来的。20年前,村里已经开始选址,因种种原因影响始终未能落实。到了2010年,区政府发文确认勒流街道江村村股份合作社为完全被征土地股份合作社,除了210多亩提留用地,村集体再也没有其他土地和集体物业。江村村党委书记伍信庭形容,新办公楼的建设始终是一句空话。

  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那些仅剩的提留用地,村民表决决定通过租赁获取集体收益,并于2015年底成功出租。自此,租金的收入成为股份社的收入,2016年股份分红每股1500元,彻底改变了以往没有集体收益分红的状态。村集体经济有了起色,加上2014年~2016年勒流街道每年投入1000万元竞争性资金用于村容村貌改造提升,新办公楼的建设得以加速。伍信庭介绍,村里争取到125万元竞争性资金,加上原有的部分建设资金,在旧址上修建新的办公楼。

  提升环境

  “脏乱差”变身体育公园

  近两年来,江村改变不少。

  2016年,江村分别利用一块五边杂地及一个村心塘建成两个体育公园。村民康叔家门口便有一个体育公园——长安公园,面积不大,但有多种健身器材,周围石桌上还刻有棋盘,供村民下棋使用。谈及公园的兴建,康叔大声叫好。“以前这里是很脏很臭的,从来没想过这里会建一个公园,现在环境干净了,空气也清新了。”康叔还说,很多人都喜欢来这里散步、运动。

江村见缝插针在村里建设了两座体育公园。江村见缝插针在村里建设了两座体育公园。

  两个体育公园皆由一些脏乱差的地方改造而成,第三个体育公园也在规划当中。伍信庭希望通过每年一点点的改造,逐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让村民有更多的运动休闲场所。

  此外,江村还在入村口、重要道路节点等安装监控共计219个,提升了治安水平,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民主决议

  全村实行车位收费管理

  在江村,大事小事都要村民代表大会来表决。伍信庭表示,2015年至今,每一件事情的表决通过率都在80%以上。其中,“规范车辆管理实行停车位收费”这一议程几近全票通过,并纳入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于2018年2月1日正式推行,江村也成为勒流首个推行此项制度的村居。

  据介绍,全村共划定停车位2000个,下午5时至次日早上8时为收费时段,其余时间免费停放。本村村民及异地务工人员皆可报名使用,全年购买按10个月收费,车位按就近停放原则分配。对于乱停乱放的车辆,管理员将锁车处理,教育批评仍再犯者,将被罚款,并写保证书。村民郑永联作为车位使用者,认为规范管理后村里环境更加有序,也能给外来者呈现一个更好的江村形象。

  伍信庭表示,车位管理这件事筹备有近2年时间,先后咨询了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机构及相关人士,就其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讨论。现在推行后,既能解决乱停乱放问题,保证交通安全、畅通,村股份社还能获得收益,增加股东分红,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