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相信很多人前段时间被汕大女生划艇横渡大西洋的新闻刷了屏。其实,海洋划艇是汕大去年的高级户外拓展项目。在之前,该校的户外拓展项目还去过南极。本文主人公郑晓晴是当时南极团队中唯一一个潮汕女生。南极的经历,给她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也为她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门。如今她在英国完成硕士学位,走过冰岛、丹麦、瑞士、新西兰、法国等国家,依旧觉得,南极最冷最美最特别。

  生命第21年,我在南极冰川里睡一觉

  冰川白中透蓝,西风狂而清冽。远处企鹅们一簇一簇地站着玩耍,海豹趴在浮冰上懒懒地晒太阳。

  这是晓晴与南极的初次见面。

  成长于一个普通小康家庭,这位潮汕女孩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南极。南极对她来说,曾经是一个只能从地理课本和电视里看到的地方。

△与南极相遇△与南极相遇

  1

  机会来源于她学校的南极科考高级户外拓展。跟很多同学一样,晓晴看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兴奋、觉得不可思议,然后雀跃地报了名。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她,对去南极并没抱太大期望,只想试一试,积累经验。让她意外的是,自己竟一路走到底,获得去南极的机会。

  “虽然南极遥不可及,但筛选的条件并不苛刻,反而十分鼓励大家参与。”晓晴说,她并非运动健将,知道南极项目后,才悄悄找了游泳班学习。“后面的考核从各方面综合考量,不会因为一轮表现不好而剔除你。”

△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训练△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训练

  项目选拔设定重重关卡,第一步是科考计划书,再有游泳、定向越野体能考核和南澳训练营考核以及最终的小组面试等环节。入选选手还需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长白山、河源七目嶂及香港等地进行户外技能培训,历时近一年。

  她不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她身边的朋友,常用“温和”、“耐心”和“呆萌”来形容她。这样的性格有好有坏,安静让评委觉得晓晴不够主动、不善于表达,但在团队里,温和的性格又让她与强领导力的人形成互补。

  △萌物来袭。晓晴说企鹅不怕生,有时甚至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比她想象的凶和臭(类似于家禽的味道)。  △萌物来袭。晓晴说企鹅不怕生,有时甚至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比她想象的凶和臭(类似于家禽的味道)。

  南极项目只选16位学生,而晓晴最终排名18。失落在所难免,但对一个本抱着“重在参与”心态的人而言,她也对结局感到知足。然而,后来项目多出两个名额,替补位上的晓晴也拿到通往南极的最后一张船票。

  “运气是很大的成本。但幸运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越努力,越幸运。”

  晓晴从小生活在潮汕地区,第一次出国,便是前往南极。她护照上第一张签证贴纸,就是阿根廷,去往南极前停留的国家。

  于是,在2014年的情人节,晓晴从汕大坐大巴到香港,从香港飞迪拜转机,再由迪拜飞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后再飞乌斯怀亚。对这趟39个小时的航班,她最深的印象是,“跨越不同时区,一直处于黑夜。每次醒来空姐都说我们来吃晚餐,吃了好多顿晚餐。”

  2

△世界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世界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

  乌斯怀亚距离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离渺无人烟的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这座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自然而然成了南极探险者绝佳的中转站、补给地。南极可以算是世上对环保要求最高的旅行地,无论商业公司或个人,都得严格遵守环保条约。

  游客产生的垃圾都留在科考船上,一些有机食物可以排到洋流较强的德雷克海峡,而大部分废物还是得随船带回乌斯怀亚处理。

  南极和乌斯怀亚的垃圾病毒理学、随船人员环保意识强弱及垃圾细节处理等等,都是晓晴他们环保科考队关注的重点。

△经过德雷克海峡时,呕吐是常态。△经过德雷克海峡时,呕吐是常态。

  从乌斯怀亚搭乘科考船前往南极大概需要4、5天时间。在德雷克海峡经历两天 “躺下身体在晃、站起脑袋在晃,一吃就呕、走路就抖”后,极地风光终于在小冰山、海面浮冰中一点点显露。

  晓晴说,她曾以为,南极应是一个大风大雪、人需横着走路的险恶之地。看到之后,她觉得南极是梦境,是天堂。

△遇上好天气的南极△遇上好天气的南极

  “周围都是白色的冰雪,远处萌物慵懒地翻身。在没有碎冰的时候,海水清澈见底。一切都像静止的。”他们和外国友人坐在橡皮艇上喝着甜酒,安静地观赏南极千万年来形成的景观。阳光投射在冰雪上,到处弥漫着白光,明亮到不真实,让人觉得活在在梦里。这个世界的最南端,却似乎不属于世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大概是南极的模样。”

  在21天的南极行程里,汕大科考队尝试在注满南极冰冷海水的泳池中游泳,看企鹅一改萌态凶猛地啄其他动物,看鲸鱼在海面喷出的一簇簇水柱及拱起的巨型脊背和鱼尾……

  而让晓晴印象最深的体验,是在南极露营。他们根据自身体型大小,用铲子在地上挖坑做床,铺上防潮垫加棉睡袋睡上一晚。露营当晚刚好下起雪,躺在冰雪上,外面雪花纷飞,颇有种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意味。晓晴睡不着。“那瞬间觉得生命真是特别的东西。安心睡在沙袋里,但外面却是个极寒、不适宜生存的世界。让人感到生命宝贵及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如果人不在,也便没机会有这种特别的体验了。”

△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
△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
△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他们在南极遇到的天气,好坏参半。

  同船一起去南极的,除了汕大师生,还有律师、有医生、有背包客、有退伍军人、有环游世界的老夫妻等等,大多人都想在有生之年一睹南极真容。让晓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与她同龄的美国女学生。那个女生考到美国一所常春藤院校后她爸妈给了她一笔钱,她选择买船票,一个人来南极。“一路上独立洒脱,背包几乎比她人都高大。”

  在访问中国长城南极科考站时,晓晴遇到一位驻站的汕头小伙。他因在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中获胜而被赞助到长城站学习两个月。相比普通游客需要坐船颠簸过德雷克海峡,他坐雪龙号和搭飞机到南极显然舒服多。他们去时,长城站在系列集装箱做成的建筑物内,周围矿地般一片荒芜,站内则是“老乡见老乡”的亲切热闹气氛。

  3

  南极之行改变了晓晴大学的轨迹。回到学校后,她转了专业,到处宣传环保知识、参加比赛,去了很多国家。大四下学期时同学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而她则在学校狂补学分。“我还是原来的我,但开始学会为自己争取一些东西,也更善于倾听别人的分享。不试试的话,错过就没有了。”

△回国后,他们环保科考队到处开讲座、参加比赛,分享成果。△回国后,他们环保科考队到处开讲座、参加比赛,分享成果。

  也是因为南极同行优秀的人的鼓励,她试着申请学校的境外进修奖学金,“当时心里很没底,”在所有申请者中,她的成绩并不突出。战战兢兢递交申请,所幸得到好结果。她最终获得学校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两个奖学金,公费在英国杜伦大学完成硕士学位。

  她之前从未出过境,护照和港澳通行证都因南极项目而办。在那之后,她去过丹麦、新加坡等国参加国际和亚洲商业案例比赛;去过新西兰、英国、瑞士交流学习、进修;去法国荷兰旅游、去冰岛追极光等等。

△晓晴在冰岛看极光,过生日。△晓晴在冰岛看极光,过生日。

  不过走过这么多地方,她还是觉得南极有着无可比拟的美丽和特别,因其特殊的生物景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多国家在北极圈内都有领土,像芬兰的圣诞老人村已成为旅游胜地。相比而言,南极的与世隔绝让它显得更为神秘和难以抵达。”

△晓晴在荷兰△晓晴在荷兰

  如今晓晴研究生毕业,在全球四大人力咨询公司之一实习。同时,她也在申请博士项目。她说南极经历为她打开一扇门,让她开始尝试很多不同的东西,有了去很多地方的勇气和冲动。

  文| 呆西

  图| 晓晴供图

  ◤ 关于潮汕青年说 ◥

  由新浪潮汕 × 知吾知共同推出的专访栏目

  意在通过讲述潮汕年轻人的生活经历,

  分享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如果你有人物推荐或投稿,

  欢迎发邮件至city_gdcs_xjl@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