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是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教育界人士。首次参加全国两会,李清泉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李清泉建议,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粤港澳合作创建一所“湾区联合大学”,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突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体制壁垒,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2012年出任深圳大学校长的李清泉已经从事了近20年的大学管理工作。他说,作为一名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有责任从体制机制层面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这次全国两会,我提出的《关于创建湾区联合大学 推动粤港澳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就是根据自己这几年在深圳大学工作的经验,以及与粤港澳三地各大学相关人士交流讨论而形成的”。
李清泉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其他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但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合作明显滞后,未能形成推动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合力。“目前整个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其中香港高等教育最发达,广州次之,澳门、深圳、珠海居中,其他地区相对薄弱。”李清泉说,而且粤港澳三地制度差异明显,体制壁垒较大,尚未形成协同发展机制,也缺乏有效的共享与合作平台。
在李清泉看来,创建“湾区联合大学”除了能够促进强化湾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各自政策和制度优势,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领域先行先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突破合作办学中涉及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探索中国方案,创造先进范式。
对“湾区联合大学”的定位,李清泉认为,它是一所由中央政府授权,粤港澳三地政府和大学合作创办,社会广泛参与,以一定实体校园和运行机构为依托,跨区域、多校园、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的联合大学。
“‘湾区联合大学’是各加盟大学的延伸与会聚,既不是传统大学,也不是虚拟大学,而是一所虚实结合的新时代新型大学。”李清泉进一步解释说,“虚”指的是这是一个湾区各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实”指的是它有自己的实体学校。李清泉建议“湾区联合大学”可在深港边界的河套地区、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分别设立校区,一校三区,实行统一管理、特色发展。
李清泉还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和相关大学,协商制订《湾区联合大学章程》,对“湾区联合大学”的办学宗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加盟标准、合作规则等基本制度进行规定。同时,粤港澳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湾区联合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教育与科技合作项目的推进以及必要的日常办学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