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落幕,940万考生的招生录取战役又如期打响。媒体报道,在招录过程中,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存在着另外一种烦恼:通过高考招收到优秀生源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关于名校,人们一直有着“掐尖”的固定印象,因此,对媒体报道称北大清华居然会为越来越难招到优秀生源而苦恼,难免会感到惊诧。

  但在熟悉招生情况的人看来,名校的这种“苦恼”并不矫情。一方面,国外高校到中国招揽生源的现象日益常见,另一方面,高考命题难度的下降让高分考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部分资质优异的考生很难从中脱颖而出,从而进入名校的视野。

  来自国外高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中国名校来说,这是一个事实,因为近年来高考命题难度的下降,即使是资质优异的考生,也无法像过去一样轻松拔尖,这一判断又具有几分真实?

  日前发布的《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下降明显,考试区分度降低,高分考生越来越多。报告并以北京为例列举了详细的数据:2015年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计12605人,占比率高达18.5%,创历史新高。报告称这已是北京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占比率连续第三年超过10%。

  其实,在全国高考总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的背景下,适当降低高考命题的难度不但是必然之举,客观上也有利于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但这一变化随之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名校招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连续参与了20多年招生工作的一位北大教授对媒体表示,近几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省份的尖子生流失得十分严重,其坦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考题目简单后,区分度变小,让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很难脱颖而出”。

  显而易见,高考命题难度下降的趋势很难改变;这一考试格局不容易让优异考生展其所长,这一判断也不乏相当道理。而由此产生的无疑是双重遗憾,既是名校的,也是优异考生的。如何避免这种遗憾?

  就在名校招生负责人感叹越来越难招到优秀生源的时候,高校自主招生的大幕又于近日开启。据统计,今年全国共有90所院校组织自主招生测试,与往年不同,今年高校全部通过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接受考生报名,共有108303人次通过初审,这群考生随后将接受高校单独组织的考核。

  高校自主招生,大而言之,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一部分。而从制度设计的细节上考察,其初衷无非两点,一是对统一招录方式中无法避免的一些缺失进行矫正,二是让高校招到自己想要的人才。从这种设计中可以看出,依托自主招生,原本可以把名校和优异考生“两相失”的遗憾降到最低程度。

  毫无疑问,自2003年启动试点以来,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高校调查,经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业、科研、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潜力普遍比较突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曾如是表示。但时至今日,一些名校何以还会感叹招录优秀生源越来越难?在一些名校招生负责人眼里,自主招生占比例太小是重要原因。

  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规模是否需要适度扩大,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在反对者那里,以往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腐败案例往往是其最雄辩的理由。然而,不难发现,腐败绝非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问题。如果自主招生制度的设计进一步科学化,使其更趋于公开公正,反对自主招生扩大的人数是否会越来越少?

  实际上,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止过。无论是教育部禁止高校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严禁大学夏令营等与考核工作挂钩、要求高校全部通过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接受考生报名,还是清华大学等高校将自主招生初评结果、认定结果全部进行公示,类似措施中体现的都是对公开公平公正价值的认同。

  在相关改革打好基础之后,随着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公信力的提高,自主招生的规模是否需要适度扩大应该是个不难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