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澄迈3月26日电 (记者 王晓斌)地瓜又称红薯、甘薯,是常见的粮食作物。海南省澄迈县的桥头地瓜,田头收购均价5元/斤,超过西瓜、哈密瓜等经济作物的市场售价。近日,中新网记者随着“辉煌30年美好新海南”媒体采访团,走进澄迈沙土村,探访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贵瓜”。
一片绿油油的地瓜种植基地旁,一座三层小楼伫立,这是桥头镇地瓜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参观者递上一个香气四溢的烤地瓜,详细介绍桥头地瓜的发展历史。
1996年,当地引进外国种苗开始种植地瓜。该品种口感、甜度、含纤维量均优,受到市场欢迎。2009年澄迈桥头沙土甘薯专业合作社将“桥沙甘薯”注册为商标;2011年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2016年成立澄迈县桥头地瓜研究所;今年,桥头镇种植地瓜达2.7万亩,产值3.6亿元。
“村里的地瓜种植户平均年收入12万元。”沙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文克被人称作“地瓜书记”,十一年前他从城里回到老家,带领村民种植优种地瓜,“当年地瓜大小不分,收购价一斤8毛。如今我们产出的地瓜分7个级别,收购均价每斤5元左右。”
“桥头地瓜为何贵?一是产品好,二是产量少。”王克文如是总结地瓜成“贵瓜”的原因。
吃一口红皮黄心的烤桥头地瓜,口感软甜黏糯。“这是桥头长寿瓜。”王克文对桥头地瓜的特点如数家珍,“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等,其中硒的含量高达70微克/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富硒农产品。”
在松软的沙土地里,拽着地瓜藤稍加施力,一串地瓜就被拔出。“沙土地全国有不少,但富硒的沙土不多。”桥头地瓜产量少的另一原因则是亩产低。一般地瓜亩产可达万斤,但是桥头地瓜的亩产仅为两三千斤。王克文说他们的种植思路是品质第一、产量第二,“不为追求产量去多施化肥”。
据了解,在地瓜产业的带动下,2007年至2016年,沙土村贫困户数量从1390户减少至36户。村民建起了超过500栋被称为“地瓜楼”的小洋楼。当地政府借桥头地瓜的超高人气,推出“品咖啡——玩陶艺——挖地瓜——祭妈祖——吃海鲜”的旅游线路。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澄迈桥头镇接待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0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