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渐失、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使得中国制造业亟需采取措施应对,寻求新的发展驱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 “中国制造,向上突围”2023南风窗春季峰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南风窗第三年举行春季峰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等重磅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精彩的观点输出。

  01 中国“隐形冠军”崛起

  会上,南风窗主编赵义作为峰会主办方发表致辞。他提出,活动主题“中国制造,向上突围”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求变,作为媒体机构,南风窗将借助传播手段,帮助制造业凝聚共识、分享经验,为充分发挥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鼓与呼。

  主办方致辞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隐形冠军》作者赫尔曼·西蒙,依次发表了主题演讲。

  其中,范恒山在发言中为建设制造强国提出了“三策”,分别是:坚定方向,矢志不渝;夯实基础,固本强根;完善支撑,优化生态。

  范恒山表示,以前中国经济一度由实向虚发展,走了一些弯路,如今要坚持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了建设制造强国,还需打好技术基础与人才基础,并且完善体制机制、平台与政策对制造业的支撑。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以美国制造业为例,提出一个国家需要丰富、完善且配套齐全的制造体系,如果残缺不全,新产品也无法实现产业化。

  中国经济升级的载体,就在制造业。制造业想要向上走,最重要的是思维升级,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不少从低端加工升级为精工、智能制造的案例。

  德国作家、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中国世纪的新游戏”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与德国相似的地方在于,中小企业而非大企业在外贸出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形冠军”举足轻重。

  “隐形冠军”指的是在某个行业领域内稳居全球前三甲、总营收低于50亿美元且不为大众熟知的低调企业。

  如今,60%的德国“隐形冠军”已经抢滩中国市场,中国“隐形冠军”的全球化扩张仍处于早期阶段,不过在增长率上高歌猛进。

  在未来,中国将成为欧洲和德国“隐形冠军”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02 引力城市,升级企业

  随着《2023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的发布,南风窗常务副主编兼城市研究院院长谭德波发表了演讲,探讨未来城市势力变迁的底层逻辑。

  谭德波表示,未来的城市发展有三个趋势。

  第一,强省会(强单列市)时代将是未来主线;第二,城市竞争将从“量化周期”进入“网红周期”;第三,制造业将成为新赛道,是后起地级市的主战场。

  随后,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副院长、雪浪云高级副总裁郭翘,三一集团董事长助理冯海,东鹏控股低碳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品质管理总监陈世清,分别进行了优秀案例分享。

  郭翘指出,融合发展是历史的趋势,而制造业是数实融合的重要产业,不过同时面临着许多挑战,“智能制造数字底座+行业工具箱+工业APP”将成为制造业数实融合的新范式。

  冯海在分享中表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于所处时代的理解。无论是数字化还是智能化,都要服务于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满足经营企业的一般目标。

  陈世清认为,传统行业在当下普遍面临着数字自动化以及绿色发展的困境,陶瓷企业在消费需求升级、房地产下行多重压力、能耗双控政策等背景下,要加快变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03 2023年,对制造业是一个好年份吗

  峰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讨论。

  在南风窗主笔、盐财经主编何子维的主持下,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执行董事、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洲明科技CFO刘欣雨展开了高端对话。

  屈宏斌提出,2023年对于制造业来说仍是具有挑战的一年,短期内仍然存在内需不足与通缩压力。不过好在政策导向正在发生变化,这也正是企业布局未来的好时机。

  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基于外需,我国制造业投资表现突出。未来想扩大制造业投资,需扭转制造业营收放缓的局面,政策进一步加力扩大内需,并要对未来发展保持信心。

  刘欣雨认为,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提升自身竞争力,需围绕产品、服务、品牌与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发力。在被问及“出海危机”时,刘欣雨表示,危机是普遍的,但不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卡脖子问题。目前,显示屏的供应链均聚集在中国,转移到国外较为困难,这是我们的优势。

  在“中国企业如何解决卡脖子”这一问题上,杜兰表示,科创企业要回归初心,要摆正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去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同时,她希望未来人工智能更多运用到制造业领域当中。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制造业正走在由大到强的路上,“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征程已经开始,未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