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兵

  我家乡是湖北省通山县与江西省武宁县交界的太平山脚下一个叫“沙店”的小山村,这个原始部落般的乡村,大多数人是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徙过来的,繁衍历史基本上是靠祖辈父辈们口述的记忆,亦或是散落在民间一般不给外人传阅的族谱,少得可怜;这一方水土和子民世代更替的历史就仿佛山上的树叶,每年都有生长,但每年都随风凋零、飘逝、化为尘土。

  小时候,我每天晚上仰望天空,看着月亮东山升起西山坠下,井底之蛙般以为天就碗口这么大;我每天手捧河水,痴迷山泉水永不枯竭流向远方,心潮澎湃地羡慕小鱼可以游向大海;我也每天徘徊在村口,目送最后一趟客车消失在山谷尽头,思绪万千地畅想外面的繁华世界。

  十四岁以前,弱冠少年的我羞愧于无法与同龄人同等产能的分担砍柴插秧等农务,每天在父亲“知识改变命运”的叮咛下抽空看书学习。出生于晚清,历经被日本兵抓住但逃跑成功、艰苦创业有成但解放后被打成地主受尽磨难的奶奶每天在家里的唠叨是:只有挑箩担买谷,没有挑箩担买书;十四岁我考取了地区中等师范学校,终于第一次走出大山、跳出农门光宗耀祖;听说奶奶每天坐在街口看到砍柴列队归家的少年后却改了唠叨:这是谁家的小孩?为何不读书只知道砍柴?到后来读大学,南下打工,我跟奶奶讲由我来给她养老和带领兄弟姐妹们奋斗,我这个有点作为的孙子让她很自豪;百岁大寿时书记县长都来看望她,她拉着书记的手说感谢共产党和感谢政府,最后她活到 104 岁,幸福终老。奶奶是活化石,讲给我无数家乡的传说、往事、民俗、先人。父亲是乡村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教给我成人立业的自立、自强、厚德、感恩;以至于我读书和创业时主要是为奶奶和父亲能感知到我能光宗耀祖而努力,如今他们都走了,但我依然每每取得成绩,回到家乡老宅总是首先向他们汇报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在我的成长中,不能不提到一个心灵和事业的导师级长辈。在我读初中时,发现了父辈好友中居然有唯一的一位由教师到乡文化站工作,将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并发动我父亲和家乡很多老师拿起笔,将乡村里的人、事、社会变化、民间传说等在广播、舞台剧、县里的报纸、省级的报纸书刊杂志发表,开乡村文化新风尚。年少的我居然内心冲动,也悄悄开始创作和练字,并大胆敲开他办公室的门,送上我的“大作”,天啊,十二岁的少年想吃天鹅肉了。但是,我得到了这位长辈无私的关爱,我的文字上了《九宫山》报和《鄂南民间传说》这本厚厚的书,这个初始的成功激励了我的一生。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他和我父亲必定年饭后整条小街走完,仔细品析每家的春联,他们两人大部分包办了乡邻的春联,用春联来总结乡邻们各自一年的甘苦成就,而我有幸成为一个旁听生,所学所得惠我一生,而对于这位长辈和我父亲的精彩春联每每后悔没有记录下来。后来他调到县城工作,而且带走了他一家人,让我好生羡慕,他成了父亲教导我“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榜样和我的奋斗坐标。他是谁?他就是我的叔叔、《岁月如湮》的作者陈金水老师。

  如果说父辈中最有出息的人,我以为金水叔叔一定算得是,作为上一代的书生,当民办教师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然后用一生等待转正以获得功名修成正果。我的父亲就是这样耗费了一生,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他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金水叔叔另辟蹊径,弃教从笔,不与人争那几年才偶有的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凭一支笔走天下,径直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到了县城,当上了县电视台台长,成为县城文化名家,一生笔耕不辍,千万文字写尽人生,堪称文化界的劳模!

  父辈们如此不屈服命运、用写作改变命运的典范,让我立志也要成为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好时代,从祖母摘掉地主的帽子开始,家庭和个人命运迅速改变,我由顺利考上中专,继续深造读大学,并放弃工作分配南下打工,再到创业,走出了一条与父辈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我与金水叔叔是家乡两代书生的奋斗代表,走出深山,勇立潮头,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引领家乡无数后人。

  金水叔叔的善良给我很深的印象,每每总是与我温情回忆几代人的交情,每每总是泪叹我父亲的才华和辛劳一辈子的不易,每每总是对我劳碌奔波体现出无限的关心和爱护,去年邀约我一家人去他家家宴叙旧,一只腊猪脚硬是从年头留到了年尾,非等到我才行。叔叔待我,有如父子,这是我人生之幸。更让我永远感恩的是,听闻我父亲去世他当场泪洒纸张,亲自撰写挽联嘱咐我一定要附在洁白的素菊花束为父亲献上,并欣然接受我的请托,为我父亲的墓碑撰写碑文,碑文情真意切,道义并举,总结和称颂了父亲平凡而又不屈的一生;他还亲自与陈鸿金老师反复推敲辞章文法,并交托碑文书写格式,这种恩情让我家族永生难忘!

  得知陈翀老弟在协助他父亲金水叔叔将一生的文字精华部分整理成《岁月如湮》出版,倍感高兴,这是莫大的孝心,也是为家乡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叔叔客气,把书稿先行给我赏析,打开书稿,家乡的山水人物跃然纸上,特别是楹联诗词文稿,每每让我流连往事和细品辞藻韵律,美不胜收;很多传统格式文章,简直就是经典和典范,让我脑洞大开,受益匪浅。这是一本赞美家乡、歌唱世事、颂扬善美、温暖心灵的书籍,更是记录历史、刻画自然、怀古颂今、尊俗扬新的宝典。家乡有幸,终于有人用文字记载养育我们的山水人文;我辈有幸,疲于生活困顿中还有长辈用文字感化我们立德做人;时代有幸,总是让大美文字不再湮灭在滚滚红尘!

  岁月如烟,但往事从此不再湮灭!

  2016 年冬至

  (作者系天助网创始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