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数据分析

  最近,腾讯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报。其中提到,腾讯新闻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专业新闻应用。也强调,根据QuestMobile的月活跃用户数据,QQ手机浏览器在中国排名第一。

  对于手机应用来说,当媒体提到“最受欢迎”或者“排名第一”的字眼时,背后的评价体系通常是指“活跃用户数量”。不过,我们今天要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对于已经结束了人口红利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来说,其实有比“活跃用户数量”更好的评价方式,那就是“活跃用户时长”。

  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两个具体的例子。

  浏览器:QQ浏览器vsUC浏览器

  接下来就以手机浏览器为例,验证一下,新的评价标尺能否帮助我们发现行业真实现状。众所周知,现在浏览器产品都开启了从工具型应用向内容服务型应用的转型之路,那么究竟哪个浏览器做得更好呢?

  我们依然借助 QuestMobile 的数据(2016年12月),月活用户数量上看,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排在前两位,前者2.8亿,后者2.4亿;从月度人均使用时长上看,UC浏览器领先QQ浏览器,前者610分钟,后者340分钟,人均使用时长UC浏览器领先近一倍。究竟是“活跃用户数量”,还是“人均使用时长”更能反映哪个应用更受欢迎呢?都不是,更准确的答案是将这两个数相乘,得出某一个时间段内总的“用户使用时长”。比如以月为单位,算出来“月度用户使用时长”。这个数据不仅更有看头,也更准确。因此,我们将上述两个数据相乘,就能得出QQ浏览器月度用户使用时长 980 亿分钟,UC浏览器月度用户使用时长 1514 亿分钟的数据,两者差距也接近30%。谁做得更好,转型更成功,数据不会撒谎。

  显然,依靠腾讯旗下巨无霸应用QQ和微信的捆绑调起,QQ浏览器获得了用户量上的突破,但实际上用户的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在用户使用时长和粘度这一指标上现出了真相:用户自然会用在APP上的停留时间来用脚投票,捆绑带来的巨大用户量并不能带来能与之相匹配的用户使用时长。

  资讯应用:腾讯新闻vs今日头条

  另外一个例子是资讯应用。今日头条是互联网行业的当红炸子鸡,是一只可以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但它在资讯聚合app的领域,也不是完全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今日头条的市场地位究竟如何,需要有数据来支撑。我们再来看看QuestMobile,在今年2月份出的《2016年综合资讯行业回顾》的数据报告。

  看到MAU(月度活跃用户)数据的时候,感觉有些惊讶,因为排在第一的腾讯新闻MAU在年底超过了2.2亿,而排在第二的今日头条的MAU不到1.7亿。

  为什么被讨论最多的是今日头条,而不是数字更好看的腾讯新闻呢?继续看这份数据报告,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原来腾讯新闻的月度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要远低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是43.1分钟,而今日头条达到79.1分钟,几乎是腾讯新闻的两倍。而且,不只是今日头条,还有网易新闻和凤凰新闻的日均使用时长也排在腾讯新闻的前面。

  QuestMobile在这份报告中也给出了“月度使用总时长”数据。从总时长上看,2016年的6月份,今日头条完成了对腾讯新闻的反超,尽管它的月活用户和日活用户都要比对手少得多。

  因此,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而言,我们认为“月度用户使用时长”应该取代“月度活跃用户数量”,成为新的评价标尺的核心指标。

  从根本上说,一个行业的评价体系应该朝着作弊(造假)难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对于应用程序app来讲,第一代评价体系中的“下载量”很容易作弊,第二代评价体系中的“活跃用户数”有了作弊难度,但也有空子可以钻。因此这个行业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腾讯新闻和QQ浏览器之所以有更大的用户量,原因在于这些用户是腾讯依靠微信、QQ这样的社交产品的强势地位进行捆绑式分发,强行圈过来的。当市场上有更好的产品可选择的时候,这些强行圈过来的用户很难留下来,而是会因为用户一个个的自我选择而流失。毕竟抢过来的都不是自己的,圈起来的最后都是筛子。

  其实,之所以互联网领域新的概念、新的术语层出不穷,是因为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太快了。如果人们想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关的评价体系也应该不断得到更新。今天所说的,内容型应用的核心评价指标应该从“月度活跃用户数”升级到“月度用户使用时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从业者们,如果换一把尺子,就能找出那些钻空子的玩家,从而发现更大、更真实的世界。

  数据来源:Quest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