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驿道寻踪(上)

驿道,泛指古代沟通区域之间的人员、文书与物资交流的主要交通路线,见证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脉络的延续。近日,广州了公布9处羊城古驿道遗存,驿道如何形成?驿道上曾发生什么有趣往事?记者将从“官道”“民间古道”“商贸驿道”三个角度,揭开广州水陆古驿道的神秘面纱。

小资料:古驿道

南粤古驿道指旧时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水陆通路,可分为用于运送官方文书信件、物资及接待往来公差使节的“官道”,古人迁徙自发开拓的“民间古道”,用于贸易沟通的“商道”及运输粮食的“漕运”。

有段古:古驿道源于秦汉时期的邮驿体制

广东历史上拥有众多古驿道,广州更是南粤古驿道线网的中心。日前,市国规委在增城、从化、黄埔古村等地举行“羊城驿趣”系列活动,向市民讲述羊城古驿道的故事。目前,广州已发现了9处古驿道遗存,分别为从化钱岗古道、京溪古道、溉洞古道、夏街古道等。

据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规划师孙海刚介绍,古驿道不仅仅是道路,其构成要素还包含附属建筑、配套设施、景观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陆路驿道为例,附属建筑包括提供饮食的“馆(驿)”,供人货流通停歇的“亭”或“邸店”等;配套设施有“路堠”,即木石与夯土合筑的“道路标识设施”,以便让行人知晓所行地理远近和方向。

此外,自秦汉首次确定全国的邮驿体制,后世便对其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和细分,不同驿传制度还规定相应的馆驿和递铺的数量、间隔、维运管理和交通工具配置等,保证驿道体系的有序运行。

自秦始皇开灵渠通岭南,设任嚣城节制岭南三郡,及至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驿站,羊城古驿道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历经了近两千年的兴衰起伏,成为记录珠三角城市群文化脉络延续的活“教科书”。

 

官路桥官路桥

 

大官路古驿道

位于广州城北的大官路贯穿了广州主城区与花都、从化等地,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是古代官员来往广州所走陆路的一条专用驿道,也是古时举人上京赴考和南来北往的富商官贵的必经之路。

一桥一亭见证昔日繁华

大官路古驿道起始于广州的大北门,即现在的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之后沿着白云山西麓,往东北方向蜿蜒纵伸,直至白云区萧岗一带后分成两路,一路继续呈东北走向到达从化;另一路则转向西北至花县(今为花都)。孙海刚介绍,大官路泛指古代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等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

 

大官路古驿道上的风雨听松亭。大官路古驿道上的风雨听松亭。

 

如今,大官路古驿道大部分路段基本与广州境内的G105国道和S114省道公路线相吻合,沿途曾设置的官桥、驿站、驿铺、驿亭等遗址已不多见,仅存一处官路桥和一个古驿亭,分别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长腰岭村和江高镇茅山村。

作为古时大官路必经的官路桥,在旧时主要连通花都与湴湖、黎塘、长腰、障岗、梅田等村。该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跨于七陂坑,由花岗岩石砌筑的桥面分三段,总长约21米,宽2.8米,高3米。听老一辈人说,古时官员路过该桥也会提前下马,步行牵马过桥,甚至边走边向桥磕头。

而位于江高镇茅山村田野中的古驿亭遗存被称为风雨听松亭,该亭坐西北朝东南,为砖木结构建筑,平面长方形,面积约60平方米,由附近乡镇的村民和旅居东南亚的乡侨捐资建成。

古桥保存好 古亭多损坏

如今,官路桥和风雨听松亭均被列入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名单,历经百年风雨仍静静坐落在旧址。记者走访发现,官路桥现位于白云区长腰岭水星巷附近,沿着机耕路方向步行约200米即到达。村民周先生说,该桥曾是村民来往田地与县城的唯一道路,自从广从路修建起来后,就只有种田的村民会走这条路了。“石桥整体保存完好,由于河水冲刷,石墩难免有磨损,桥面也出现缝隙。”村民周先生说。

风雨听松亭位于茅山刘家街朝江石东路方向的田野中,走过约百米长的田间小路便可见到。由于年久失修,古驿亭周边生长着各类植物,亭内一根横梁已倒塌,亭顶灰瓦片也有多处破损。据介绍,当地村民习惯叫风雨听松亭为“茶亭”,曾是农民中午歇息的好去处。

夏街古驿道

夏街古驿道位于增城区夏街村,全程800余米,古时被称为“接官道”或“迎恩街”,是目前增城城区保存完好的古驿道。据村史记载,夏街古驿道分两段,从横街口码头至廻龙关门楼属一般驿道建设;从廻龙关到通明门的夏街村大街属重点建设路段,长约500米,宽4至6米,用长条麻石铺砌。

 

夏街古驿道两旁屹立着数座祠堂古建筑。夏街古驿道两旁屹立着数座祠堂古建筑。

 

族人立功铺麻石 后作接官迎恩道

在广州增城公路建成前,增城县内交通全赖增江河和可供马匹行走的驿道,无论是衣锦还乡的学子还是走马上任的县官,横街口码头是进城的必经水路驿站。

据夏街村宗祠管理人黎海祥介绍,当时的达官贵人走下码头后,要穿过廻龙关门楼,再北行踏入麻石大街至通明门,才最终进入县城。“同时,热情的村民便在驿道上恭候县官,场面好不热闹,故称为‘接官道’。”

夏街古驿道还有“迎恩街”的别称。黎海祥说,“迎恩街”的叫法始于明代,沿用至清朝。过去县官一律由皇帝亲派或由代表皇帝的朝廷指派,县内村民迎县官,就相当于迎接皇恩。

有趣的是,仅500米长的夏街村路段驿道却有两种麻石砌法。原来,这条麻石街一开始并非作建驿道,而是夏街人王三奇为官时获朝廷恩准,在家乡兴建一部分麻石大街,而剩余路段则由村人黎氏接力铺砌,因铺设时间不同,铺砌方式也就不同。

黎海祥告诉记者,驿道上还流传一个有关夏街人与畲族人深厚情谊的故事。旧时居住在增城、龙门、博罗三县的畲族人常受官欺贼抢,被迫聚居罗浮山山麓,只定期出山购置必要用品。适逢当时夏街人黎邦宁和同村宗弟合作在驿道附近开设一间中药店悬壶济世,每当畲族人到来都热情待客,能帮则帮。

后来,从化有山寇作乱,当地畲族准备跟随山寇袭击增城,为解县城危困,黎邦宁出面劝解,畲族人便听命退兵并擒下山寇头目。事后,朝廷论功行赏,特设扶瑶官安抚畲族人,而黎邦宁被敕封为第一任扶瑶官。

修缮宗祠和民居 成立夏街众创空间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的夏街古驿道整体呈“L”形,其中夏街村路段仍保留麻石路,两旁屹立着数座祠堂古建筑;而从廻龙关到横街口码头路段现已为水泥路,沿途民居多被重建。

古村之友协会工作人员叶锡佳介绍,夏街古驿道是广州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现已成立夏街众创空间,发掘并吸引更多创客和手工艺人进驻。

“我们的目的是将古驿道的活化利用与现代人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叶锡佳说,目前夏街古驿道的盘活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夏街村不少古老建筑历经风雨沧桑,房屋结构或多或少出现破损,亟须修缮翻新。截至目前,修缮后的宗祠、民居或已用作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或用作创客项目的进驻场所。

其中,古驿道上的黎贺榛故居进驻了“榄人榄园”,这座建于清末的青砖瓦木建筑内摆放一张长木桌和数个陈列玻璃柜,手工艺人聚集在屋内创作榄雕。而位于夏街路西二巷的花艺坊也是众创项目之一。负责人叶碧玲介绍,该花艺坊定期举办花艺分享会和古村保护讲座等。

京溪古道

京溪古道的兴起源于京溪村的繁荣兴旺。京溪村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坐落在白云山山麓。早在唐朝,京溪村人便懂得引用白云山溪水灌溉耕种,致年年丰收,加上村落所处的独特区位,东起沙太路、西连广州大道北,约1公里的路段就成了旧时的交通要道。自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后,京溪古道成为当年广州一带考生上京赴考的必经之路。

 

“京溪古道”牌坊“京溪古道”牌坊

 

“黄猄塘”变“京溪” 村落因古道易名

京溪古道也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贵人歇宿和进行交易买卖的场所。据村中老人讲述,旧时商人十分精明,利用白云山流出的山溪水养殖大山蟹,在山溪周边圈养麒麟、犀牛、奶牛等,更开辟土地种植元椒、大茄、桃李、龙眼等蔬果,京溪古道逐渐成为畜牧市场和出口交易基地。

时至今日,记者查阅地图得知,京溪村周边区域仍有不少与“动物”相关的地名,如蟹山、麒麟岗、犀牛角、牛利岗、银牛岗等,这些地名或与当时驿道贸易兴盛的历史有关。

据村中老人介绍,位于白云山脚下的京溪村原名为黄猄塘,村名来源于一个关于黄猄下山饮水的传说。原来,旧时的京溪村池沼如镜,榕树成荫,又因村子西边不远处就是白云山,山上的黄猄每年春天都会下山,到京溪村的大水塘饮水,再蹿回山中。古时村民以见过黄猄为福,认为黄猄过塘致使村中风调雨顺,因此取“黄猄塘”为村名。

1919年,在现京溪大街30号对出的位置建起了“京溪古道”的石刻牌坊,村名也因此从“黄猄塘”顺势改为“京溪”。

城中村内藏古道 麻石路面成水泥

如今,京溪古道西连的广州大道北已发展为广州北部的重要商贸圈,而京溪古道(现为京溪大街)则淹没在栉比鳞次的城中村中。从“京溪古道”牌坊往里看,古驿道宽约3至4米,部分内巷宽约8米,驿道两旁是居民楼,旧时的麻石路面已改为水泥路面。

走在京溪古道上,会依次经过李氏宗祠、观音堂、冯氏和潘氏宗祠、二帝古庙。尽管部分建筑为后来重建,但不少如青灰砖墙、壁画、雕梁画栋、大石门槛等建筑结构也有两百多年历史。如今,宗祠内部成了村人的公共娱乐空间,而有部分宗祠的门口空地则出租作为水果摊档或夜宵饮食档,无论白天黑夜,居民都络绎不绝,生活气息浓厚。

“古时候,这里走出不少秀才举人,现在则聚集了不少想在大城市立足的外乡人。”京溪村一位潘姓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