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家长必读:避免师生间互害的悲剧
从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四所不同风格的学校工作过,有把应试教育推向极端的县城中学,有比较自由多元的大学附中,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高中,还有英国的一所公立中学。我对比了几所学校的师生关系,发现中英两国学校的师生关系迥然不同。
先说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即便是秉承了大学自由民主之风的一所大学附中,课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主导型的,更别说其他学校了。中国学校的师生之间主要还是知识传授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定位下,即便一再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也难以消除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的不平等,有的教师还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树立成知识权威,有的教师还时不时讽刺和挖苦学生,有的教师甚至辱骂和体罚学生。在考试成为教育指挥棒,教师成为课堂主导者的环境下,不少学生也逐渐习惯于服从权威,服从于标准答案,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与教师不同见解的学生并不多见。
而在英国,情况则很不一样。英国教师行为指引中有明文规定:“教师不得无故否定学生的独到见解,不得故意压制或歪曲学生进步的事实”;“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等条文。
在我曾经工作的英国谢菲尔德Silverdale School,课堂基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纯知识性讲授的比重很小,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进行主题活动或者探究实验,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学习,享受娱乐与求知的双重乐趣。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负责制定活动规则和监督活动的顺利进行。至于活动过程的具体实施和推进,则完全是学生主导,即便遇到困难,教师也不会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启发学生互相讨论出解决办法。如果是个别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教师往往不会直接向他提供帮助,而是希望其他同学主动提供帮助,让同龄群体互相学习,这既有助于教育效果的达成,也有利于青少年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谈谈课外的师生关系
国内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保持着多种渠道的联系,尤其是班主任。我在某大学附中担任班主任期间还曾逐一到每一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而且我的手机通常是二十四小时开机,学生和家长都有我的手机号,以便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沟通解决。有了微信以后,我还经常利用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微信群里和家长同步各种信息。因此,在国内工作期间,我的个人生活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其实是掺杂在一起的,难以分割开来,师生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从学校的公共空间延伸到了家庭的私人空间,而这种情况在英国则是不被允许的。
英国教师行为指引中有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与学生过分亲密”。我在Silverdale
School工作期间切身体会到了学校为了防止师生间所谓的“过分亲密”关系而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有多么严格:
第一、教师不得与学生独处,找学生谈话必须有第三者在场,如果谈话内容涉及学生隐私,则需监护人在场。
第二、教师不得在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与单个学生同行(不论同性还是异性)。我有一节课是当天的最后一节,班上有一个华裔学生正好与我同路,有一次我们下课后结伴同行,后来被学校委婉警告了。
第三、教师不得将私人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及学生家长,例如手机号、facebook、推特等等。曾经有一位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师把他的facebook账号告知了部分学生,后来被学校委婉警告了。
在英国,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离开学校,回到家庭,双方基本互不干扰,以保障私人生活的独立,如果有问题需要沟通,也基本通过邮件进行联系。即便是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外出参观或交流访问,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与家长沟通,教师也不能将私人手机号告知学生及家长,而是由学校专门配备一部公用手机供教师在出行期间使用,公私分明,可见一斑。而且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定来防止师生之间“过分亲密”的关系,可能更多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相较于国内多次出现的教师性侵学生事件,我们不得不感慨英国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管理规定确实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在尊重私密空间方面,中英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在中国的学校,学生的私密空间经常不被尊重,例如男老师检查女生宿舍,老师翻看学生的书包,翻阅学生的日记,查看学生的聊天记录等等,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教师以管教者的身份,经常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任意侵犯学生的私密空间。而在英国,在不经学生允许的情况下,越界侵犯学生的私密空间,查看学生的私人信息,这可能涉及违法,教师可能会因此惹上官司。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中英学校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而言,我个人认为与中西方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被看做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高于学生的知识权威和人格权威。所谓“师范”,即“学高为师,风正为范”。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得先拥有一桶水。而在英国,民主政治已经实践多年,民主与平等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他们认为教师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而且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因此,英国教师更看中怎么引领学生寻找水源,而不是高高在上,想要把自己的水倒给学生。
对于课外的师生关系而言,中国的传统并没有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的私生活截然区分开来,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甚至和他的弟子们共同生活。而且我们长期接受的是集体主义教育,对个体权利和私人空间的保护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行为边界没有探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和清晰。而英国的传统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人生活不容他人干涉。对于公私界限的划定,既有“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传统,又有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的约束。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和学生都很注意个体行为的边界;离开学校后,教师和学生就进入了私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双方基本互不干涉。
举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事例
我在英国的学校曾看到一群高中生放学后聚在校门口一旁的墙角抽烟,但路过的老师基本都不加干涉,有的还会调侃一两句。学校是禁烟区,如果学生进校抽烟就会被惩罚,但是放学后是学生的私人时间,抽烟地点也不在校园内,所以即便教师看到了,也往往不会加以干涉。师生关系的界限之明晰,可见一斑---中国教育期刊网。
通过对比中英学校课堂内外迥然不同的师生关系,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课堂需要适当借鉴英国的经验。师生之间需要更多民主平等的交流,课堂形式也应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不同的课堂形式,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和师生共同主导型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而课外则未必要像英国那么刻板,师生在自愿原则基础上保持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还是可以允许的,但要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尽量避免干扰对方的私人生活。
总而言之
师生之间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为前提,以互不干涉私人生活和私密空间为边界,才有可能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能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才可能避免师生互害的悲剧发生。
猜你喜欢
- 2017年1月银行理财短期产品收益现向上动力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2
- 高校新生入学需要复查 弄虚作假将取消入学资格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2
- 保险营销员暴增186万人 有险企清退15%无效人力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教你轻松做出好吃营养的胡椒猪肚浸滑鸡煲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搭配西餐食用的鲜美蛤蜊汤 润五脏益肠胃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报告显示发红包的中老年人更爱互联网理财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2017北京名校艺考三大特点:火爆文化新技术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广受追捧的美容圣品 西红柿炖牛腩功效强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
- A股震荡上行趋势明显 大盘蓝筹机会犹存
- 评论() | 分享02月17号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