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王洋抱着一堆纸箱从村口走回家居民王洋抱着一堆纸箱从村口走回家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清峣 实习生 王樱淋

  广州白云区三元里村于5月16日起禁止所有电动车及五类车入村停放,成为广州首个实施“电动车禁停”政策的城中村。新规实施两周后,记者走访发现,相比规定实施前,村内街道变得整洁宽敞,交通井然有序。

  不可否认的是,新规对村民生活和租房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与居民们6000余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相比,村外建设的2000多个充电端口明显不足。而对于在村内租用仓库或开店的商家来说,因装卸和运输不便,已有部分商家选择撤离。

  但居民们普遍认为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并相信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街道整洁安静 交通井然有序

  快递员:开车送货方便多了

  新规实施两周后,5月27日,记者再次走访三元里村,发现村内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街道变得整洁宽敞,不再有随意停放的电动车;漫步其中,记者也不再警觉身后突然传来的电动车鸣笛声。在村内开了13年超市的周成对这一变化感到惊喜:“以前的巷子乱七八糟的,电动车到处都是,走路都走不了。你看现在多干净多安静!”快递员陈正也乐意于这种改变:“现在街道宽敞了不少,我们开车送货也方便多了。”

  三元里村有多个入口,每个入口都设置了闸门,并有工作人员负责对进出的电动车进行登记。陈正刚送完快递出村,他向记者展示了贴在车头的通行证,“登记了物流公司、姓名、联系方式和进村理由等信息之后,他们就会发一个通行证,能在村内停留30分钟。”为了提高效率,记者发现一些有明显标识的,如统一着装的外卖员和快递员可以较为顺畅地进出,无须登记。此外,一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能较为顺利地进出。

  记者在闸口注意到,从停车、登记到重新启动电动车,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秒到1分钟。下午5时30分,记者看到进村的电动车并不多,未见排队现象。“再过一会,居民租客下班后,外卖需求变多,那时电动车进村就需要排队了。”陈正透露。

  此外,三元里村周边设有多个“电动车找车服务”点,工作人员记录被清理出村的电动车,并帮助车主找他们的车。在村外的街道上,还有“停放劝导员”,指引车主把电动车停到指定地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服务会持续一个月。

  村外车位紧张 充电桩也不足

  居民:希望解决充电桩不足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村外的停车位和充电桩存在短缺。在村外的道路上,停车区域通过鲜明的黄线被清晰划分。为了更好地进行指示,村内外都设置了多个指示牌和详细的停车地图。地图显示,停车地点主要是村外围。

  下午5时40分,村外围的停车区已快停满,三元里经济联社的统计数据显示,村内电动车的保有量为6000余辆,如此庞大的车辆数目使得找停车位成为一大难题。

  赵俊是住在村里的一名上班族,骑电动车上下班。他告诉记者,新规实施后他的通勤时间大幅增加。村口的停放点车位尤其紧张,“通常里三层外三层都是车”,就算晚上能找到停车位,早上挪车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不少居民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充电桩不足问题。三元里经济联社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在三元里村外围停放区域建成了超过2000个充电端口的充电柜和充电桩,但这与村内6000余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在村内开蔬菜店的李大叔经常因找不到充电桩而烦恼,“(我)只能跑到别的市场充电。”

  由于充电桩不足,李大叔表示,有一些人把电池拿回住处充电,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

  商户装卸困难 仓库退租增多

  中介:前来租房的询问量明显减少

  记者走访还发现,随着电动车的限制入村,一些十分依赖这种便捷交通方式的居民和商户开始感受到不便,并逐渐选择搬离三元里村。人流量减少也给租房市场、快递业务等造成冲击。

  记者在村内的道路上遇到了正在往家赶的王洋,他双手抱起一堆叠到半个人高的纸箱,穿过几条巷子后,终于抵达了家门口,“禁电动车肯定不方便啊。”他表示,以前能骑着电动车把物品拉回家,如今只能将电动车停在村口后,把东西费力搬运回家。

  对于一些依赖电动车运货的商户来说,新规也带来了不少影响。李大叔的蔬菜店处在三元里村的中心,每次来回差不多要20分钟,虽然规定允许电动车登记后进村送菜,但30分钟的限制让他感觉焦虑。“卸货的时候,有客人来了怎么办?时间就不够了。”

  周成观察到,相比于上班族,新规对原本在三元里村租用仓库的商家影响更为显著。资料显示,三元里是全国首个自发形成的皮具市场,拥有约30家大型皮具专业市场,经营商铺6000余户,占地约16万。由于靠皮具城,很多皮具城的商户会在三元里村租仓库放置货物,但新规的实施,给商户们的装卸、运输等活动带来不便,目前已有商户选择退租。

  村内的房屋中介张磊也证实,一些原本租用一楼作为仓库的租户已经搬离,半个月以来,前来租房的询问量明显减少。

  “不便是暂时的,安全是永远的”

  租户:建议进一步规划增加停车位

  5月10日清晨,三元里村抗英大街52号户外电动车集中点发生火灾,据调查疑似一辆电动车自燃并引燃了其他车辆。火势迅速蔓延,波及周围七家商铺,造成了财产损失。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三元里村内的居民们意识到了电动车安全的重要性,也为5月16日新规的实施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广东省应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锐彬表示,从专业角度来看,此次三元里新规的实施,是当前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5月27日,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被烧毁的多个商铺仍被塑料布围挡,短时间内或难以复业。周成向记者透露,其中一间被烧毁的店铺是个超市,“烧掉了十几万元的货,没人赔,超市现在也搞不了。”

  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周成坚定支持新规。他相信,三元里村的这一变化可能会成为广州其他地区效仿的典范,“人流量减少只是暂时的,现在有人离开,以后肯定还会有人再来。”

  尽管蔬菜店的生意受到影响,李大叔亦表示能理解规定的必要性,“不便是暂时的,安全是永远的。”

  张磊认为,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在与租户们的讨论中,他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希望有关部门予以考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白天应当允许部分电动车登记进出,晚上再限制停车,“白天大家都忙于生活和工作,来来往往的。晚上为了安全起见,可限制电动车进入。”

  不少租户还希望能多规划一些停车位,“这样早上上班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挪车了。”租户赵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