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5月28日电题:“东数西算”:构筑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记者吴箫剑、潘德鑫

  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贵阳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东数西算”成为关注焦点。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东数西算”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当下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数博会上举办的“‘东数西算’产业合作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暨服务器产业链招商活动”,已完成22个项目签约,吸引了北京十六进制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数据中心生态伙伴集中入驻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其中,深圳与贵州签订的联合推进“东数西算”实施算力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尤为引人注意。招商活动举办方认为,该合作将有力促进贵州省和深圳市算力供需平衡、数据要素安全畅通流转,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贵州数据中心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东数西算”全面推进的一个缩影。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胡建华介绍,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贵州数据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数字产业优势,多年来存储的海量数据即将释放更多的经济价值。贵州在建设及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有37个,规划服务器总规模超过400万台。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长期以来,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数字时代,以“东数西算”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有望继续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取得重要进展但仍然面临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22年,8个国家算力枢纽建设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超60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130万标准机架。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推动全国算力结构不断优化。

  与会专家认为,尽管“东数西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大型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区域布局,极大缓解了东西部数据算力供给失衡问题。但其实际应用效果仍然受到技术、调度、运营、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

  “我们只能投入多个算力中心并行计算、协同计算,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单个计算中心的算力仍显不足。

  在华为副总裁马海旭看来,“东数西算”遇到的重要挑战,就是如何保障业务体验。受限于调度能力,当前只有对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才能部署在西部枢纽。“我们希望实现算力和网络的跨越式高效调度,这样才能提高‘东数西算’的业务体验。”马海旭说。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东数西算”涉及的远距离数据传输、异地数据存储、计算资源调配等环节,均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我们亟需建立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从账号管理、数据防泄漏、数据动态感知、数据库审计等多个层面来构筑多层次无死角的综合防御体系。”齐向东说。

  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每秒1.3亿亿次,是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可以提供的算力服务。“我们为《长津湖之水门桥》《三体》等多部电影和动画提供了云渲染算力服务支撑。”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彭本黔介绍,2022年,该超算中心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万的用户提供的云渲染服务算力支撑,参与了大约50部影视作品、共计6900万小时的影视渲染。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算力就像农耕文明时代的水力、工业文明时代的电力一样,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算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也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国家计算力指数与GDP走势呈现显著正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

  “信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和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科认为,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加强算力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关乎构建国家竞争的新优势,决定全球未来格局。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和算力竞争明显加剧,主要大国都在加强对数据算力设施以及计算产业的战略部署,力争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我国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我们还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要发挥好这些优势,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络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隆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