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PS-C单反只配一个镜头,我会选哪个呢,以前两次我的选择都是适马17-70,分别不同的两代,基本也都满意。但现在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可能会改,我会选适马18-300镜头。
先看看这两个镜头,一个是适马17-70 F2.8-F4,一个是适马18-300 F3.5-6.3,都带有防抖,带有HSM超声波马达,口径都是72mm,重量前者465,后者585克,遮光罩也都很漂亮,做工黑科技。
所不同的是,17-70广角更大,且光圈大,但18-300的优势是焦距长,同样具有虚化效果。据我体验17-70由于还是个APS-C头,所以其提供的光圈并不能带来特别明显的虚化效果,而18-300的300端虚化效果十分明显。
价格方面,前者2800元左右,后者3500元左右,相差很大,但跟尼康18-300比价格还是有所优势的,大概低300元。有人说差300元,我为啥不选原厂的18-300呢,因为自从黑科技这一代适马镜头崛起以来,其给使用者的信心是十分足了,所以其自己也没有太降价。
看重18-300除了是长焦外,也主要在于其微距效果,其短拍摄距离为39cm,最大放大倍率为1:3,镜头工作距离约为14cm。如果配上适马的AML72-01专用近摄镜,大放大倍率为1:2,这虽然不如专业微距镜头,也能拍出精美的微观世界。这个近摄镜很贵,国内也没有,其实适马可以考虑卖一个套餐,这样能增加镜头的机能。
当然,如果觉得3500元比较贵,可以考虑水货,2900元左右,如果水货不保险,可以买适马18-200 F3.5-6.3,售价1880元。最大放大倍率也是1:3,但焦距不够,效果也会有折扣。
有人说,你为何一定要推荐一个这个焦段这么长的镜头呢?因为我感觉微距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不错的片子,目光所及的范围大幅扩大,我们能发现更大的天地。有些朋友可能跟我一样,没钱海外国内四处游玩,那么,也许秋天的一片叶子,夕阳下的一个麦穗,也能表达出我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和态度吧。
找到海外摄影师的一些适马18-300样张,一起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