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拥有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今年以来,该区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开发区精神,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重燃开发区创业激情,涌现了一批批“走在前列”的改革创新品牌,推动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涌现了一批批“走在前列”的改革创新品牌。图为该区广州科学城航拍。李剑锋 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涌现了一批批“走在前列”的改革创新品牌。图为该区广州科学城航拍。李剑锋 摄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绩效办(委编办)通过“材料评审+现场答辩”的模式,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区绩效改革创新项目评审会,为各单位的革新好举措、特色好经验、实效好办法搭台架梯。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高校学者、媒体和企业家代表组成评审组,对79个改革创新项目进行现场答辩评审,全面检验该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等众多领域答卷情况。

  “这种单位现场展示和‘即问即答’相结合的项目评审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工作述职的新形式;对我们评委来说,也是一次自身知识储备的全面考验。”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田秋生表示。

  活力黄埔:坚持实体为基,产业发展更具潜力、更加强劲

  ——多维发力,招商引资大显“磁吸”效应。来自该区投资促进局的项目陈述人介绍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招商筹建“123”行动,通过资本招商、海外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引了中生制药、德福医疗等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结构优的好产业项目,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历史大关,占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半壁江山。暨南大学教授刘金山评委认为,在全球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做了很多努力,主动作为走出去,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令人倍感振奋。

  ——省区联合,生物医药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聚焦解决审评检查检验等药品研发关键问题,在全国首创省区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合作共建新模式,创建LDT/白名单等新政策在区内先行先试,推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等技术支撑机构落户黄埔,区内生物医药产业在家门口便捷享受审评、检验、检查技术服务。据了解,该区8个药品品种和32个医疗器械品种已纳入注册检验绿色通道,药品时限提速20%以上,医疗器械时限提速50%以上。评审组各位评委均对该项目表现了浓厚兴趣,围绕产值指标、政策支持、团队建设等进行深入提问,充分肯定该项目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深刻意义,并指出这是在创新的“无人区”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优化模式,“电”亮营商环境。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从速率出发,通过创新园区用电、充电预装、电力金融三种新模式,持续提升办电速度、迁改效率、主网建设效率、供电可靠性、城中村用电及“四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项目筹建速度。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从效能出发,搭建“埔e园”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园区企业用电成本高、用电管理模式粗放、用电纠纷多等问题,以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赋能中小企业“办大事”,为试点园区企业用户节省用电成本超10%。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分社社长龚晶评委表示,从“电”入手,着力降本增效,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营造了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

  幸福黄埔: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事业更具温情、更加普惠

  ——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黄埔穗港医疗合作,有多少境外人士享受相关医疗服务?”“黄埔区是否一直都有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审会现场,黄埔区卫生健康局“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内生动力”的改革创新项目引起了评委们的兴趣。该项目陈述人介绍,今年以来,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开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及社区医院创建,探索建立妇儿、中医等专科、专病联盟,因地制宜做好一中心一特色一品牌服务,推动家庭医生走进家庭、老人安置区、企业、产业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等等,打造了具有黄埔特色的医疗服务品牌。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超57%,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0%以上,有超500人享受了穗港医疗合作成果。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黄埔模式”。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副院长王智利评委与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的项目陈述人就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特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展开交流。今年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在广州实验中学挂牌成立。该站是全国首个设在校园的考古工作站,是市、区两级深度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全新谋划,也是广州市第一个区级实体化运作,集整理、研究、展示、传播、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科研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截至目前,该站已开展黄埔历史文化系列讲坛与科普讲堂主题讲座10场,围绕区内重要考古成果发现工地打造“走进考古现场”系列研学15场。

  ——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今年以来,黄埔区各镇街深入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面对云埔街道严田村片区居住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治安形势复杂等特点,该街道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在2个出入口设置岗亭,安装人脸识别闸口和行车闸口设备,采用硬围蔽方式进行围院式管理,通过“物防+技防+人防”等手段,实现人屋纳管登记率100%,治安警情案发率下降71.6%。“‘严田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技防和人防是比较容易复制和推广的,在物防方面,‘围院’可以转换为‘围楼栋’,管好各楼栋,基层治理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该项目陈述人云埔街道党委书记黄冰莲表示。

  绿美黄埔:坚持生态为先,城乡建设更具品质、更加宜居

  ——乡村振兴描绘“百千万工程”绿美画卷。“百千万工程”是黄埔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龙镇着力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麦村、大坦村及“金坑碧水”美丽乡村示范带,推动油麻山等景点成为广州市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成功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长岭街道深挖黄麻社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禀赋,建成乡村振兴工作站、长岭醒狮文化馆、磐石音乐谷等一批示范点,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我很想去黄麻社区23公里的国家步道走一走。”中山大学副教授张雪帆评委说道。乡村“靓”起来,经济“活”起来,城乡融合的画卷才有了“绿美”底色。

  ——数字“治水”赋能幸福河湖建设。水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难点。在改革创新项目“黄埔诞生全国首条‘幸福河’”评审现场,该项目陈述人介绍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河湖治理新路径,通过高水平建设南岗河流域数字孪生管理系统,沿河打造亲水乐水的便民设施,推动培育绿色水经济发展新业态,使南岗河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的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为全国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广东样板”。

  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绩效办负责人黎集慧表示,接下来,该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二次创业”的魄力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重塑开发区优势,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黄埔样本,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 范敏玲、朱林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