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东|城事|汽车|财经|鲜城|旅游|城市|美食|快投诉|网站地图|手机版
东莞

新浪广东>东莞>正文

东莞万江拔蛟窝的拔萃家塾 百年拔萃家塾

2017年09月28日 17:3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评论(人参与
85岁的尹婆婆一直守护着拔萃家塾,与它共历风雨。85岁的尹婆婆一直守护着拔萃家塾,与它共历风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宏连、葛宇飞  通讯员黄尤波、韩磊

  入秋,艳阳高照。穿过拔蛟窝社区公园的欢声笑语,走进一条小巷,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屋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拔蛟窝的拔萃家塾。

100多年过去,拔萃家塾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这是家塾后厅雍睦堂。100多年过去,拔萃家塾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这是家塾后厅雍睦堂。

  相传,拔蛟窝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立村,拔萃家塾位于拔蛟窝的下东坊,始建于光绪廿八年(1902年)春。据拔蛟窝村志记载, “兴学重教”是拔蛟窝人的传统美德。清朝末年,拔蛟窝陈氏先后在元顺祖祠及拔蛟家塾开办过私塾,延请塾师教育子弟。清末探花陈伯陶幼时曾在拔蛟窝元顺祖祠读过书,他中探花后,常到拔蛟窝探亲访友,与拔蛟窝陈氏结下深厚友谊。

100多年过去,拔萃家塾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这是家塾后厅雍睦堂。100多年过去,拔萃家塾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这是家塾后厅雍睦堂。

  拔萃家塾坐西面东,面阔11.3米,深10.8米,占地总面积122.04平方米。家塾主体建筑由头门和后厅组成,另在右侧建有厢房,大门有对联“旧德传声聚,新祺颂日升”,上方是“拔萃家塾”4个大字。

  100多年过去,拔萃家塾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如今,85岁的尹婆婆是这里的守护者,多年来,一直是她在默默地为家塾扫尘。她并非出生在拔蛟窝,因为外婆家在这里,她四五岁的时候,常来外婆家玩,而这里最能吸引她的去处之一,就是拔萃家塾。成年后,她嫁到拔蛟窝,与拔萃家塾为邻,从此与它共历风雨。

  今年8月底,万江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打造的“拔萃学堂”首期油画基础培训班在拔萃家塾开班,30名来自各镇街的学员齐聚这座百年家塾。

  据悉,作为活化万江历史文化遗存的一项创新之举,拔萃家塾未来将成为万江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在这里开展插花、茶道、书法、国画等文艺培训乃至文学、艺术沙龙等活动。

  “好事啊,里面有了人气,它就又活了。”尹婆婆笑着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